【回眸】

乔羽:法治进程的守望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回眸2015年,《立法法》修订让立法体制更有活力;“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在推动雾霾治理方面被寄予厚望;焕然一新的《行政诉讼法》让民告官更加顺畅;《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面向全体党员发出遵纪守法的警示;呼格吉勒图案像一道划破空气的厉鞭,抽打在每个司法者的心上。逝者以生命警示我们重证据、不擅断,重人权、不擅权,永远信仰法治与公平、正义。
不论是破、是立,是增、是减,法治建设成果在不断积累。作为一个法律人,我在实践中守望、在守望中执着,眼中不仅有不完美的现在,心中更有法律人的梦和远方。(作者系我区基层法律工作者)

弓艳红:法治素养提升年
我所在的二连边检站依法承担着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这几年,执法规范化建设成了站内工作的重头戏。战友们的执法工作日益规范,我们站制作编写的行政案件示范卷在全区边检系统数一数二。在驻市司法局的支持下,我站的法律援助工作在帮助官兵及家属解决涉法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感受到了现在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法治的阳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更美好。我想,作为边检执法者,要更好地投身于国家与社会的法治建设,首先要增强自身的法治素养,不断提高边检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 (作者系我区基层法律工作者)
【展望】

尽早实施法院委托调查制度
北京王玉梅律师事务所呼和浩特分所律师 姜宝魁
据我了解,目前我区法官的工作着实辛苦,全年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几乎天天都在办案。
今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只会逐年增加,那么减轻法官工作强度的办法很多,有没有不增加法官人员数量,而能减轻或者缓解法官工作强度的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依靠制度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我区实施法院委托调查制度就是“一剂灵药”,上海2001年已经开始实施该项制度,北京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
该制度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难以自行调查取证时,经申请并获人民法院批准,由人民法院签发给其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集涉案所需相关证据的民事诉讼调查令。 实施该项制度,利于加快法庭调查速度,减少举证、质证纠结,对迅速查清案件事实、减轻法官工作强度、提高审案效率效果显著。

应当追求善法之治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原教授 郑春玉
党和国家始终十分重视法治建设,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2015年,中央更是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可见,依法治国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在立法、司法、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我们还应看到法治不仅是治国重器,也是人民福祉之所在。目前,中国公民也越来越信仰法律,崇信法治,民众逐步学会了运用法律思维去处理问题。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是漫长的,绝不是一蹴而就,要充分尊重法治的基本原则和法治建设的内在规律。无论是立法活动,还是司法和行政执法活动,都应当把追求善法之治作为我们建设现代法治的基本路径。这样,我们就会离建成法治国家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