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沙区植树及治沙效果,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情况发布会上表示,沙区造林是有条件的,即在宜林地造林。沙区很多地方不仅可以造林,而且可以获得不错的成效。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都是成功的范例。内蒙古赤峰市经不断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5%提升至现在的35%,生态面貌大为改观,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张永利说,沙区造林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社会上很关注,这非常正常。国家林业局提倡的沙区造林或者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从来都是有条件的,在沙区或者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宜林地,也就是可以长树的地方造林。
沙区到底能不能造林?怎么造林?张永利说:第一,沙区许多地方历史上都有森林覆盖,黄土高原、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新疆一些内陆河流域以及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都有茂密的森林分布。塔河下游、黑河下游至今还保留有非常好的大面积的胡杨林、梭梭林。以史为鉴,说明沙区很多地方其实是可以造林的。
第二,沙区很多地方不仅可以造林,而且可以获得不错的成效。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都是成功的范例。赤峰、通辽、多伦、榆林、大同、和田也是很好的例证。内蒙古的赤峰市幅员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建国初期它的森林覆盖率不足5%。风沙肆虐、生态脆弱,人民吃了不少苦头。经过半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它现在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生态面貌大为改观,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陕西延安的退耕还林、河北坝上的人工造林,都在很大程度上很明显地改变了这些地方的小气候和降雨量。
第三,沙区造林必须因地制宜、科学推进、量水而行。这也是国家林业局在内蒙赤峰召开的全国干旱、半干旱造林绿化现场会上反复强调的几个关键词。具体讲就是要把握以下原则:一要坚持保护优先。首先采取最严格的措施把现有的弥足珍贵的林草植被保护下来。二要合理选择造林地块,在宜林地上造林。正同张局长反复强调的一样,绝不能勉为其难超越条件胡来蛮干。三要按照规划造林,现在沙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至少还有3亿多亩的宜林地,要充分考虑水分平衡,把水资源承载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实事求是以水定需、以水定林。四要大力发展节水林业、雨养林业,同时提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把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技术、产品、措施引入到造林绿化工作中。五要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有些地方则不妨宜荒则荒。六要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旱区、沙区都栽抗旱耐旱树种和经过千百年自然选择的乡土树种。七要适当降低造林密度。八要高度重视灌木林的发展。九要人工造林和自然修复相结合,充分地利用自然力。十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支持。
第四,我国本来就人多地少,生存空间有限。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高达365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的38%。面对数以亿计生活在这些地方的骨肉同胞,我们造林绿化工作是力度大一点还是力度小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