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景独好大美前旗——鄂托克前旗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内蒙古新闻网  15-12-30 17:00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鄂托克前旗,历史久远,文化丰厚。早在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河套人”化石和文化遗迹发现于鄂托克前旗大沟湾和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地区,是专家学者研学考古的天然博物馆。宥州古城、汉代古城、唐六胡州、明长城等遗址,是多元民族文化交融、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

  鄂托克前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创建的老解放区之一,是陕甘宁边区通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为争取解放、自由、民主、平等,这里的蒙古族、汉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封建王公贵族和国民党统治集团进行了英勇斗争,顽强拼搏,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川是延安民族学院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党的民族工作的试验区和探索民族区域自治之路的重要起点,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

  鄂托克前旗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主要有天然草原、沙漠温泉、漠中峡谷等。借助独特的自然资源,鄂托克前旗充分融入多元要素,为旅游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开发出民族草原文化休闲体验、沙漠赛车与温泉养生、生态峡谷休闲体验等旅游产品,满足旅游市场个性化、多样性的新需要,着力推动旅游业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发展。

  鄂托克前旗是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中国内蒙古摄影发源地、中国西部电影家创作基地、中国马文化保护基地以及中国筷子舞发祥地。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发挥“教育与富民”综合功能,坚持旅游发展规律,坚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旅游报》11月11日1版)。

  2015年6月12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鄂托克前旗城川延安民族学院旧址隆重举行,国家、自治区及市领导出席仪式。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在仪式上指出,城川延安民族学院是党的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是党的民族政策试验田,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民族干部,为研究和制定党的民族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68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这里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因此,这里不仅闪耀着革命传统之火,聚集着民族团结之火,更迸发着点亮未来的希望之火。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43平方米,两层建筑。一层为接待中心和办公室、档案室等,二层为展览馆,布展面积1000平方米,分为3个展厅6大部分,共展出文物200多件,图片500多幅。后院复原了当时的教室2间、办公室、生活用房等5间。并配套建设了100多停车位的停车场,拥有50间容纳100多人住宿的宾馆,设置200人就餐的餐厅。

  纪念馆将成立管理机构,负责接待旅游团体、民院的宣传策划和整体经营管理工作,并加强营销宣传活动:一是主动纳入大型营销宣传活动中,与各精品线路有机组合,努力与延安、六盘山等红色旅游线路对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宣传促销;二是通过借助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民院校友会、中央民族大学校外实习等节庆纪念活动,进行一系列主题宣传促销活动,并抓住“乡村旅游”大发展契机,建设与红色旅游相匹配的农牧户接待点;三是拓展纪念馆功能,增设干部体验式培训,开设红色革命教育培训班等教学服务,打造集聚旅游、展览、研学培训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机构;四是在旅游商品的开发方面,提供有关革命史方面的纪念章、画册以及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民族草原文化休闲体验

  心灵草原——希泊尔。希泊尔草原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西32公里,敖城公路南侧,总面积一万多亩。这里有蓝天白云,清澈流水,绿色草甸,珍珠般洒落的牛羊,还有北侧集中居住的村落,构成一幅优美闲适的田园风光。游人到此,无不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欢乐激情草原。位于上海庙镇的欢乐大草原旅游景区,每年5月举办马兰花艺术节;6—7月举办草原音乐季;8月举办上海庙赛马节暨那达慕大会;9月举办“金秋草原文化季”。全国各地来体验蒙古草原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

  成吉思汗军事文化与民俗文化。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距敖勒召其镇70公里,是依据成吉思汗征西夏为历史背景和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内涵兴建而成,这里让游人体验成吉思汗行军作战的磅礴气势与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沙漠体验与温泉养生

  大沙头是毛乌素沙漠的北部源头,海拔1500米,群峰耸立、主峰突兀,高达50米。大沙头四周古树环绕,自然风光绮丽多彩,形成奇特的大漠景观。依托沙漠资源兴建的大沙头生态文化旅游区,拥有沙漠赛车竞技、探险、野营、种养殖采摘等20多项休闲娱乐项目,被命名为“西北风情沙漠赛车基地”和“沙漠越野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旅游区以沙漠温泉为主体,打造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沙漠旅游目的地,并配套特色美食、蒙医理疗养生、洗浴娱乐等服务。

  沙漠生态峡谷体验

  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以古“河套人”的故乡而闻名于世,并且出产“红星”苹果、红尾鲤鱼,这里更是理想的休闲避暑胜地。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因无定河的曲折前行,形成了深厚壮观的北方沟川地貌和水回绕田的南方迷人风光,绘就了一幅独特而神奇的自然风情画。每当夏秋时节,漫步在沟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穿行在沟底,土崖悠悠,古木巍巍,一派原始气息。境内“琵琶岛”上禾苗飞舞,百鸟啾啾;“水帘洞”处流水潺潺,涛声悦耳;“花果园”中蜂飞蝶舞,百果飘香,令人仿佛置身桃园仙境,确有回归自然、流连忘返的感觉。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