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日报评论:把结构性改革进行到底
 

  因时制宜者,为政之上务也。刚刚闭幕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要把重心放在推进结构性改革上。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也为“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内蒙古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应当看到,我区经济同全国一样,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优势,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产业重型化低端化特征明显、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这些困难和问题,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有直接关系,但供给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也是重要原因。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拦路虎”。如果不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就很难克服困难、闯过关口,也很难推动我区经济行稳致远。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在换挡,动力要转换。靠什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稳定而持久的动力?针对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病灶,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自觉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这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

  做好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支柱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宏观政策要稳,为推动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微观政策要活,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和社会稳定底线。

  向结构性改革要新动力新优势,既要坚持持久战,更要打好歼灭战。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则要抓住关键点,集中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把改革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做好迎庆自治区成立70周年工作的重要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坚持精准发力,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加强民生保障,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挑战和机遇从来相伴相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改革创新的智慧,增强信心,积极应对,努力在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顺利开局。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少儿票友爱京剧
冰雪风情 吉庆有“鱼”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