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锡林郭勒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多伦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
内蒙古新闻网  15-12-31 10:35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内蒙古多伦县百万亩樟子松工程水泉项目区资料照片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多伦县风蚀沙化严重,全县沙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7%。2000年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北溯风沙源来到多伦视察,做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由此成为祖国北疆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发源地。

  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多伦生态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11年启动实施的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使全县生态建设快速步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全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性巨变。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2011年起,多伦县实施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计划用5年完成以樟子松造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13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形成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和初具规模的林沙产业体系,构筑起稳定的京北绿色生态屏障。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计投资14.6亿元,完成樟子松造林106万亩,实现了境内交通干线绿化全覆盖、工矿企业绿化全覆盖、农田防护林林网全覆盖。

  改革创新生态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为推动工程建设,多伦县委、县政府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县境内林地采取多种方式有序流转,吸引了区内外30多家绿化企业、县内55个农民林业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施工、管护分别交给承包造林主体和受益主体。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兑现造林补贴,确定林权归属。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充分调动起承包造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工程建设呈现“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三大特点,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林业发展的“投入少、管不住、富不起来”的突出问题。

  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综合效益。多伦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培育发展种苗产业,苗木自给有余并销往河北、北京等地。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原则,引导农民从事林下种养业。现阶段,种植油桃、葡萄、中草药和养殖梅花鹿、狍子、大雁等基地遍布全县。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全面开展扁杏嫁接、金叶榆嫁接、蒙古野果栽植,使林业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建设还直接有力地拉动了农民增收,直接解决近1万名城乡人员就业,参与工程建设者人均收入5万元。生态环境的改善,聚集了人气财气,多伦现已成为锡盟生态环境最好和生产要素聚集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孟朵)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