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海乡村少年宫:孩子的成长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  15-12-31 11:02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十二月十八日,在乌海市科技馆举行的“为孩子鼓掌”科普进校园活动中,乌海市十三中学生在科普知识问答中踊跃回答问题。

  乌海市十三中是一所农区学校,由于有“十个全覆盖”的好政策,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校园开阔,教室宽敞明亮,学生学习条件优越。

  温馨优美的环境让孩子安心学习

  学生在乡村学校少年宫上书法课

  小班化、精细化教学管理是学校最大的特色,班里最多16人,最少的班只有5人,知识能够堂堂清,形成有效课堂,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学校多数学生住校,住宿生放学后的闲暇时间可以在少年宫里学习和巩固特长。

  这里的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低、务工忙,疏于管理孩子,无力指导孩子学习,学校从去年4月开始让初三所有学生住校,由学校统一管理,教师义务辅导学生学习,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校园楼道内张贴了100多条文明用语,引导学生举止文明、上下楼梯等候礼让、列队放学、饭前洗手、排队就餐,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生制作石头画。

  今年11月,学校开展了“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食堂管理员老师提出文明就餐的倡议,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文明用餐”公约,全体师生在食堂举行了宣誓和签名活动。学校还向每个家庭发放了“文明节俭”倡议书,让师生、家长都要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家长与孩子“文明节俭”的意识,营造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今年9月,学校领导、环节干部及班主任到乌兰淖尔镇进行家访,向家长宣传“四免一补”和“十个全覆盖”的优惠政策。这次家访深入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七年级学生马玉鹏的家长说:“孩子住在学校,我们很放心,吃住有人管,晚上学习有人辅导,还能在少年宫免费上兴趣班,到了年末还可以领到补贴,我们可以安心在外打工,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乡村学校少年宫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展

  学生在乌海市科技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小制作

  乌海市十三中是乌达区唯一一所建有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农村寄宿制学校。2014年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支持和资助,在市、区两级文明办的关心和协助下,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师资等教育资源,建起了学校少年宫。少年宫以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合格+特长”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乡村少年宫开设象棋、电子琴、阅读、手工、泥塑、美术、书法等课程,组建了7个兴趣活动小组,学生人人参与,学校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每个学生至少学一项特长,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家长们纷纷表示,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开设以来,孩子不用花钱就可以学习特长,孩子学习有兴趣了,每天很开心。

  学校的书法特长班参与的学生最多,成绩也比较突出。訾仁玺老师的作品今年在全市第三届全民书法临帖大赛中入展,在乌达区教育局举办的“我的中国梦”书法比赛中获二等奖;他辅导的学生学习书法只有一年,在乌达区“敦品励学,成才圆梦”师生现场书画大赛中,两名学生的书法获二等奖,一名学生获三等奖。今年学校被命名为乌海市“书法示范学校”。

  学生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图书阅览室读课外书。

  针对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得不到照顾的问题,今年暑期,学校为这些孩子开设了书法、象棋、电子琴、阅读等课程,少年宫老师免费为学生辅导。暑期少年宫兴趣班的开设不仅让孩子们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

  “学校留守孩子多,还有一些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关爱。”校长汤维红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文化知识,更要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为他们增长自信,让孩子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成为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作为的人。”(文/图郭秀莲)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