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好剧得走心
 

  孙俪、刘涛等主演的年度大戏《芈月传》正在热播,号称《甄嬛传》原班人马倾力打造,讲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的故事,标题中一个大多数人不认识的“芈”字,赚足了眼球和关注,再加上网络上关于“缂丝”“媵侍”等历史名词的科普贴,和抱着字典看电视的造势,《芈月传》一开拍就自带光环,有巨大的话题性。

  这与《甄嬛传》上映时的境遇迥然不同。2011至2012年是清宫戏的井喷时期,《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宫锁珠帘》《美人无泪》等一大批清宫剧火爆的同时,也引来观众骂声不断,以于正作品为代表的一批电视剧,成功地把清宫戏和粗制滥造画上了等号。因此不少人先入为主地给了《甄嬛传》一个大大的差评,顺带感慨一下郑晓龙导演的堕落。然而《甄嬛传》一上映,精致的细节、收放自如的节奏、甚至连配角都可以去争影帝的演技,征服了一票观众。因而在2012至2014年3年间,《甄嬛传》成为国产电视剧一个新的高地,自有一种睥睨众生的风采。

  据说郑晓龙在拍摄《芈月传》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量改编,并聘请了礼仪导演等,以使电视剧更加符合当时的史实。然而交作业的时候,郑晓龙做的这些功课显然无法让观众满意。

  从整部剧的色彩搭配来看,尽管是投资过亿的大场面,但观之总有一股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楚人尚红,是蕴含着对火红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憧憬,而非简单粗暴的大红大紫。楚宫里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嫔妃、公主,只让人感觉艳得发腻,却很难看出美感。事实上,文艺作品中,人物的穿着打扮、形象设置要为人物的性格和剧情的推进服务。比如《甄嬛传》中3个反派人物华妃、皇后和安陵容,各自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华妃张扬跋扈,她的妆容和服饰自带着一种盛气凌人;皇后城府深厚,又非嫡出,她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现出一种克制和内敛,有时又有些自卑;而安陵容扮猪吃老虎,她在形象上既有表面看上去的温婉可人,又有内心狠厉阴暗的外露。对照之下,《芈月传》的画面语言则弱了很多。

  然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对服饰妆容的审美因人而异,多少还可以忍受,《芈月传》的硬伤在剧情安排上。

  宫斗戏的水平实在不像出自郑晓龙之手,反倒像极了90年代的TVB剧。女主一出场就十分“玛丽苏”,自带神医妙手、亲和、勇敢等各项技能不说,一场关于“霸星”的乌龙更是铺垫好了她无人可比的人生经历。

  楚王后忌惮霸星出世,趁楚王外出征战,将向妃驱逐出宫,落到泼皮无赖魏甲手中为妻。不知道是王后故意不杀向妃为了羞辱于她,还是向妃命大逃过一劫,总之向妃和魏甲育有一子,竟安心过起了日子。而王后也甘心放纵莒姬将向妃的一双儿女抚养长大。这一段下来,与前段剧情完全两张皮。

  而接下来长大的芈月几年没见母亲,想得厉害,宫女看着难受,立马带芈月出宫找到母亲。这似乎并不合情理,一个宫女可以带着公主私自出宫?随后更让人惊骇,楚王听了芈月的告状,立即派人杀死魏甲接向妃回宫,却毫不质疑向妃的贞洁,甚至向妃将与魏甲所生的孩子带入宫中,也无人追究。这不禁让人感叹,怪不得楚威王能北战东征,扬一时之国威,原来他胸襟如此宽广。

  剧情支离破碎,可以猜想,导演为了让女主的故事尽快展开,加快了剪辑,压缩了前情铺垫。但这破坏了整部剧的逻辑和完整,让观众常常产生跳戏之感。

  再后来芈月跟着芈姝远嫁秦国,半路遭到义渠人的伏击,芈月假扮芈姝引开义渠人,危急时刻,芈月的青梅竹马黄歇出来英雄救美,两人上演了一场你是风儿我是沙的你侬我侬,和一场穿越到韩剧里的失忆。

  类似的俗套剧情还有不少,这样的内容安排,不管跟《甄嬛传》相比,还是跟几个月前的良心之作《琅琊榜》相比,都差了一大截。《甄嬛传》自不必说,《琅琊榜》尽管叙述了一个架空年代的故事,却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细节经得起推敲。说《芈月传》是一部政治大戏,却没有《琅琊榜》逻辑紧密,说它是一部宫斗剧,却没有《甄嬛传》过瘾。

  郑晓龙接受采访时曾说,巨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小说和电影的经典,而是来自观众的挑剔,因为“让他们喜欢一个东西挺难”,为此他曾连续整夜睡不着。然而实际上,就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剧作本身来看,郑导并没有百分百用心,也许是头上金牌导演的王冠太过沉重,使整个人有些浮躁?导演肯定是对自己作品质量高低最有数的人,不知道他说观众挑剔的同时,心里作何感想。

  毕竟,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少明星大牌、多能哗众取宠,而在于它有多走心。(院秀琴)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