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对患者进行手术。
健康内蒙古温暖草原百姓
为进一步深化内蒙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内蒙古将开展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医联体”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区域内的二级及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诊疗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转诊流程、健康信息等医疗业务的整合管理为纽带而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和负有共同责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
据悉,此项工作在2015年年底前,将启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初步建立起“医联体”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2016年年底前,“医联体”建设试点扩大至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7年12月底前,自治区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逐步提高规范化水平。
2015年,自治区出台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实施意见》,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意见》中明确,到2015年底前,新农合大病保险要覆盖全区所有参合人群,及时兑现大病保险待遇,确保大病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要逐步完善大病保险政策,稳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规范大病保险合作运行。到2017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商业保险、慈善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新农合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016年,内蒙古还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13个救助重特大疾病患者的慈善助医项目,其中包含为贫困重特大疾病患者提供资金救助的“内蒙古自治区重特大疾病慈善医疗救助专项基金项目”,为贫困家庭重大疾病患儿提供资金救助的“全区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老牛专项基金项目”等慈善助医项目,切实帮助贫困家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2016年,健康内蒙古将伴你同行。
城市落户不再难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内蒙古户籍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实施意见》就进一步推进内蒙古户籍制度改革提出3方面14条具体政策措施。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和内蒙古人口迁出多于迁入,特别是城镇人口机械增长速度慢等实际情况,内蒙古户口迁移政策总的原则是“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具体体现在自有产权房屋落户没有任何其他条件限制、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城镇租赁房屋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落户条件、合法稳定就业人员落户城镇不受住所条件的限制、逐步分类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等五个方面。
目前,相关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改革措施,努力让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
2016年,咱在城市落户再也不是啥难事儿了。
美丽宜人的塞外青城
宜居城市建设造就美丽新家园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推进城市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体系逐步健全,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有力带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力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内蒙古全区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进一步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2016年,我们的城市将更加美丽宜居。(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