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莫旗:乡风文明乐万家
内蒙古新闻网  16-01-08 09:32 打印本页 来源: 莫力达瓦新闻网  
 

  

  

  近日,莫旗委宣传部共分四组深入17个乡镇、办事处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这是莫旗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助力十个全覆盖”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莫旗乡风文明大行动从2015年4月开始启动,坚持“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到哪里,乡风文明就跟进到哪里,将乡风文明大行动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家风促乡风带民风,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该项活动与“小手拉大手”、“村村乐起来”、 “善行义举‘四德榜’”、 “党的理论政策进农家”等6项乡风文明系列活动同时开展,通过扎实有效的活动,使乡风文明建设活动真正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真正发挥为“十个全覆盖”助力添彩的作用。

  如今走进莫旗乡村,笔直平坦的乡村街道,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修整一新的农家小院,丰富多彩的乡风文明宣传画分布在街道两侧的院墙之上,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室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莫旗农村这些新鲜元素,汇聚成一幅靓丽优美的新农村画卷。

  “文化墙上这些画的真好看,不仅打扮了我们的环境,还能时刻提醒我们文明向上”。宝山镇西宝山村王金柱说。乡风文明大行动开展以来,这些文化墙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结合村容村貌,按照与周边环境卫生相协调、“一村一特色”的原则,用通俗易懂、贴近农民生活的画面将一些空白墙体变成了宣传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勤俭节约、孝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文明乡风,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

  尼尔基镇前兴农村,已建成的8000平方米农民活动广场、416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建7米宽、4.5公里机场柏油路横贯全村东西,取代了以往坑洼不平的土路;随着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投入使用,全村1000多口人告别了浅水井,喝上了放心安全的自来水。

  按照老传统,每年秋收一结束,很多莫旗农民就玩起老三样:喝酒、耍钱、侃大山,一玩就是大半年。1月6日,记者到乡下采访,发现这老传统变成了如今的上网、搞产业、打工赚钱“新三样”。记者一行来到西瓦尔图镇新发村村民纪文利家,纪文利家爷俩正在院子里焊接盖房屋用的盒子板,老纪一家热情把记者让到屋里,算起来经济账,去年种植60亩水稻收入70000多元,再加上水稻收割机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环境好了,心情也好,看着干净也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西瓦尔图镇新发村村民老李说。新发村针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以农户房前屋后、户内户外、111国道两侧为重点整治区域,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清洁规整,累计清理各类垃圾堆30多处、美化门窗150多户。(蒋希武、王晗、李龙杰)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