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面临的任务繁重艰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错综复杂。有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但我市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补齐这些短板,才能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改革创新是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回顾我市“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就,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新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果不能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地区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面对工业企业经营困难,要支撑引导企业在融资、降低成本、引联重组、转型升级等方面大胆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要在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改革创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化迈进;为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通过发展生产、扶贫攻坚、增加就业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要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创新供给,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来解决上学难、看病贵、保障低等问题,让群众放心消费。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对外开放是解决发展能力不足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成就的宝贵经验。目前,我市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缺乏,自主发展能力较弱,只有通过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今年和“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克服封闭保守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参与区域合作强度,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优化环境是解决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的制胜法宝。环境是一个地区的生产力,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条件、生态环境等固然重要,但行政环境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软环境,优化环境必须首先优化行政环境。
尽管我们在推行行政审批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距投资者和广大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继续下力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大地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营造企业专心生产、投资者放心投资的良好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齐心协力出实招、破难题、补短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