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名作《桃花源记》中的名句。如今,陶渊明笔下宁静淡然、欣欣向荣的山村景象正成为喀旗十家满族乡林营子村的真实写照。日前,记者深入该村进行了实地探访。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走进林营子村,刚到村口,一块巨大的石头映入眼帘。雕刻在石头上的“芳草鲜美宜居境,落英缤纷幸福村”两行大字,笔力遒劲,潇洒飘逸。
“这是旗里的书法家书写后刻上去的,有了这块文化石,村子就有了文化味。”林营子村党总支书记姜国英对记者说。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一路前行,记者看到的是路边整修一新的农房、整齐平整的通户路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林营子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18亩,是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差一度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瓶颈。姜国英告诉记者,为了切实改善和提高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真正做到惠民利民,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2015年我们村共投资445万元,实施危房改造87户,土墙改造300延长米,实施安全饮水工程3处,硬化街巷19230.8平方米,维修改建村级活动场所1处,新建村级卫生室1处、文化活动室1处、文化活动广场2处、便民连锁超市2处,安装太阳能路灯76盏,绿化面积达2.5平方公里,设置垃圾箱70个。入户通电、户户通广播电视等工程实现了全覆盖。”一说起“十个全覆盖”工程,姜国英如数家珍般地说出了一个个数字。
基础条件改善了,激发的是林营子村创业致富的热情和干劲。近年来,该村围绕十家满族乡党委、政府“一区两带”发展思路,大力培育林果经济等主导产业,同时加强林果采摘园建设,积极扶持发展农家乐,打造集采摘、游乐、垂钓、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36元。
“2016年,林营子村将继续大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好街巷硬化、环境绿化美化、危房改造等项目,让党和政府的惠民红利真正造福于群众。”谈到下一步的目标时,姜国英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记者张启民马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