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顺路接同事受罚难服众
内蒙古新闻网  16-01-22 09:59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专项资金被扣留咋不受惩处?

  天津的刘先生开私家车顺路接同事一起上班,却被查处为非法运营,遭扣车罚款……有关微博引热议,网友质疑执法者任性。

  蒋萌评论说:这事的焦点是,刘先生的单位每月给他一份交通补贴,被执法人员看做是他用私车载同事的报酬,进而算作非法运营。这种认定极为想当然,而且涉嫌越权。怎么给职工发补贴是社会单位的权利,天津市客运交通管理办公室管得着吗?算下来,刘先生每天15元车贴只够买2升多汽油,要说为这点钱运营岂不亏死?

  此次扣车与罚款,还暴露出对拼车的认定与管理存在盲区,为争议埋下隐患。执法者若把熟人之间分摊油费也定性为非法运营,既是欲加之罪,又有悖常识认知。在证据明显不足、争议颇大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不当执法难以服众、难掩侵权。

  专项资金被扣留咋不受惩处?

  一笔高达881万元的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被陕西省府谷县财政局以“检察院正在调查,害怕出问题”为由扣留3年,相关企业四处求告。府谷县检察院表示,当初只是例行检查,并未立案。

  蒋萌评论说:对污染企业实施停产搬迁,中央财政给予奖励,这笔钱的来源正大光明,检察院例行检查自然不会出问题。但是881万元却被扣了3年,财政局解释“怕出问题”,检察院说“不是立案调查,没有义务再次告知”,难道双方工作衔接出了问题?省、市多个部门都接到有关企业与职工的反映,多次催促发放资金,财政局却不找检察院沟通核实,说得通吗?

  或许在财政局看来,不作为就不犯错,这既折射出懒政思维,又暴露出有关追责乏力,变相纵容不作为。若资金曾被挪用,财政局的辩解更是在避重就轻。虽然这笔资金终于拨付,但是有关疑问也同样该得到解答,对不作为者也不应不做任何惩处。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严寒砺精兵
下基层“种文化”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不畏严寒砺精兵
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