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化德,天气分外寒冷。透过满是冰霜的车窗眺望长顺镇二道沟村,侧耳倾听着冬天里风的吟唱,回想着“十个全覆盖”给二道沟村张玉带来的幸福故事,忽然感觉这个冬天并不寒冷。
今年69岁的张玉和老伴儿住在宽敞的两间砖瓦房里,窗明几净让每一寸阳光都洒在屋里,干净的地板砖、漂亮的天花板让整个屋子显得格外亮堂,几只母鸡在小巧的院里趁着暖和的阳光啄着鸡食。这田园般的生活都是“十个全覆盖”带来的结果。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张玉满嘴都在夸“十个全覆盖”的好,回忆起童年时候的艰难恍如隔世。
张玉生于1946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见证了新中国从成立到如今的繁荣,他是与祖国一起长大的。那时候家里一共五口人,9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又患了眼疾,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张玉和他兄弟姐妹的肩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时的生活,张玉说:“就一个字,饿。”那时候连棒子面都吃不上,土豆吃到胃里直泛酸水,他常用喝凉水来充饥,水进肚子里更是掏心挖火的难受。遇到年限不好的时候,全家人都穿不暖,烂棉裤,破棉袄,补了这儿那还漏着风。冬天屋里烧的是庄稼的秸秆,呛得人直流泪。现在再看看眼前的生活,国家给盖上房,铺了路,驻村干部帮我们打扫院子,我们都是拎着铺盖卷直接入住。“‘十覆盖’是块宝,全市人民都叫好,说一千,道一万,党的恩情大如天……”张玉不由地吟唱起来。
自“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二道沟村共投资550多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02万元,新建房屋72户,置换房屋3户,修缮加固房屋43户,拆除危旧房285间,硬化街巷3.3公里,修整院墙3000延长米,建花篮墙3200延长米,户户院内铺设了人行甬道,建设村委会活动室11间,公厕2处。同时,按照“走、转、拆”的原则,该村还将附近人口较少、生产条件及人居环境较差的头道沟村19户住户以生态移民的形式整体吸纳,实现了村庄重组、消灭空心村的目标。
如今,二道沟村的房屋变新了,道路硬化了,看病不愁了,喝水安全了,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傍晚,站在村头向东西两侧远眺,村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树挂犹如银盔银甲的卫士,守护着二道沟村的一房一屋。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雪树银花使人心旷神怡。夕阳西下,远处的山,近处的房都被装点的格外温馨,白色的电线如同五线谱,上面停着几只麻雀就像音符,麻雀叽叽喳喳的好像在演奏着“十个全覆盖”的幸福乐章,这“余音”响彻二道沟村的每个角落。(记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