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圆百姓宜居梦——走笔铁南棚改
内蒙古新闻网  16-02-01 15:37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2014年3月27日,是一个让铁南棚户区居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李克强总理登南山、走小巷、入棚户、访居民,对棚户区的老百姓庄重承诺:“一定让你们住上新房!下次我来看你们的新家……”为圆百姓宜居之梦,从那一刻起,红山区拉开了铁南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大幕。

  掀过了一页页日历,铁南棚改脚步铿锵前行。2016年1月25日,记者来到红山区棚改办,副主任田艳利介绍了工程进展情况。铁南棚户区占地3平方公里,涉及居民3500户、企业73家,需征收房屋面积50万平方米,估算改造投资77亿元。按照总理“让棚户区居民三年搬进新居”的重要指示,红山区提出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全完成”的工作目标,并自加压力将周边的棚户区和城中村纳入改造范围,改造面积由3平方公里扩展到5.6平方公里,涉及居民由3500户增加到7300户,其中5000户进行征迁安置,对城南村和曲家沟村2300户进行村庄整治。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征收工作基本完成,安置小区全部动工,基础设施同步跟进,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2015年年底铁南棚户区完成投资总额达到23.5亿元。

  征收——

  目前,3平方公里棚户区征收基本结束,剩余27户居民正在履行诉讼征收程序;扩面的周边棚户区1500户居民房屋和71家企业征收已完成入户摸底,年底将完成征收任务。在征收工作中,红山区抽调400余名干部,推行“区级领导包点、街道班子成员包片、部门一把手包组、业务单位一条龙服务、回迁居民一站式选房”的工作机制,采取民众意见一线听取、安置政策一线解读、矛盾纠纷一线化解、困难群众一线帮扶、工作成效一线锻炼的“五个一线”工作法,并对签订补偿协议在期限内搬迁完毕的居民,给予现金、优惠价购买安置房面积等奖励,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同时设置信访接待室、警务工作室、法官工作室和检察官工作室,现场接待上访群众,现场解决民事纠纷,在征收过程中,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安全事件,做到了阳光征收。

  安置——

  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铁南棚改通过购买存量商品房安置、货币补偿安置和发放租房补助安置三种方式,对被征收的5000户居民进行分类安置,其中购买商品房安置682户、货币补偿安置174户、每月每户发放不低于800元的过渡费安置4144户。

  同时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规划新建安置房7422套68万平方米,一期1140套10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完成主体建设,年内单体交工;二期984套9.4万平方米安置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三至六期5298套48.4万平方米安置房正在进行冬季施工。在棚改安置工作中,市直部门设置审批绿色通道,采取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和“一事一议”等方式,保证了安置房手续快速有序办理。

  配套——

  为确保回迁居民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红山区坚持安置房建设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目前,作为贯穿铁南棚户区的城市主干道——铁南大街已开工5.6公里,竣工3.6公里。链接铁南棚户区和老城区宁澜南路下穿隧道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正待竣工通车。连通铁南大街和城市东环路的城南立交桥、12公里一二期支线路网、25万平方米西片绿化以及学校、幼儿园、文化中心等工程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今年3月末进场,全面开工建设。

  融资——

  为保证铁南棚改资金需求,红山区采取“五个一块”的筹资模式,即财政拿一块、上级补一块、银行贷一块、社会融一块、腾空土地商业化运作一块,政府拿一定的资本金启动铁南棚改,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资金运转,最后通过市场化运作,出让可开发地块,回收资金还贷。据统计,现已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3亿元;争取国开行、农发行、兴业银行、包商银行等银行贷款35.5亿元,已到位贷款12.4亿元。此外,还采取PPP融资模式,引进山西建工集团参与26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将城南立交桥、铁南大街部分路段及12公里一二期支线路网整体打包成一个市政路桥PPP项目,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改编。

  倾力绘就民生画卷,为圆百姓宜居之梦。记者了解到,2016年,红山区将继续举全区之力,全力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年底完成铁南棚户区改造任务。(记者张启民实习生孙宇辰)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