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二0一五年赤峰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6-02-03 16:52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2015年,赤峰市政府办公厅坚持“以电子化办公为方向,以提高效能为目的”原则,扎实有效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我市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档增速。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市政府办公厅认真履行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思路,持续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完成了电子政务外网机房消防系统建设,确保了中心机房的高效安全运转。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2家市直单位、12个旗县区全部实现光纤专线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建成了上联国家、自治区,横联市直各部门,下联旗县区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大平台。目前,有30余个政务应用系统在电子政务外网上运行。完成了电子政务外网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和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顶层设计工作,我市政务外网工作在2015年全区评比中名列第一,市政府信息中心被评为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先进单位。

  健全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坚持把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展示赤峰的窗口、政务信息公开的阵地、为民办事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来打造,进一步提升网站管理服务水平。市政府门户网站全年更新信息2万余条,访问量达260万人次。市长信箱处理信件1196件,解决了群众一大批实际困难和问题。先后开展了“在线访谈”、“问卷调查”、“民意征集”等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实现了政民之间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另外,市政府办公厅还圆满完成了全市300余家政府网站普查工作。2015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组织的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首次进入地市级百强网站行列,在自治区组织的网站绩效评估中位列第二位,无障碍浏览功能被电子理事会评为特色栏目。

  全面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市政府办公厅坚持全方位优化完善政务事务服务,先后赴北京、青岛、呼和浩特等地学习考察办公自动化先进经验,引进建设了成熟先进的全公文智能交换系统,实现了公文运转全流程跟踪管理,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另外,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调研、考察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无纸化办公,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快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在对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压减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对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了升级,开发了网上咨询、网上查询、网上审批的并联审批平台,将优化后的并联审批流程固化在审批系统内,实现各部门之间申请要件、审批信息的“全共享”。正在开发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建成后将实现在线咨询、在线查询、在线评议等智能化服务。积极推动行政审批网络平台与行政效能监察网络平台建设,做到了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与行政效能监察网络平台无缝衔接,实现了审批全过程监管。

  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经常化,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年公开市政府文件81件,市本级及12个旗县区都公开了财政预决算,77家市直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预决算。切实发挥好“市长电话”、“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等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作用,全年受理市长电话和答复网民留言5800余件次,多数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成为了一条与民众的“连心线”。

  全力打造应急联动指挥体系。集中力量建成了集通信、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全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体系,上联国家、自治区应急办,外联其他兄弟盟市,内联5个市直涉及应急部门和12个旗县区,实现了现场处置反馈、专家研究建议、领导会商调度实时无障碍传输,不出门就可以应急指挥,极大地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目前,人防地理信息、消防指挥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等5个综合运用系统的相关数据,均已全部接入市应急指挥中心。(通讯员王慧张继涛)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