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巴林左旗东城街道临潢路社区文化活动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6-02-03 16:52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社区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

  2016年1月25日早8时许,在左旗东城街道临潢路社区,魏景毓、刘凤才、庞宏伟、李慧丽等社区居民已经不约而同汇聚到这里,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跳起舞、吹拉弹唱……各类文化活动竞相登场,呈现出一派老少同乐、男女联谊的欢乐、和谐、祥和的喜人景象。“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觉得生活挺充实、挺愉快,一天不来都好像缺点什么。”58岁的退休老师吴彩琴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这是东城街道临潢路社区走活社区文化这盘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构筑社区和谐文化之路的一个缩影。“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能有效增强社区居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居民携手共建美丽家园。”谈起对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理解,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凤学如是说。

  时下的临潢路社区,小社区带活了大街道,小活动折射出大和谐,小舞台演绎出大精彩,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倾力扶持——

  孕育社区文化活动土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市民们对于娱乐和休闲需求也日益高涨。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发的、零散的社区文化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出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品牌?要让社区文化活动得到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有效的扶持、组织、引导。

  没场地,社区文化活动难,是东城街道临潢路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引导社区文化活动,办事处在办公用房、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资四十余万元,改造了总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活动室。使社区文化活动爱好者有了共同的“家”。

  社区内相继建成了“三队三园七坊一角”,即由社区舞蹈队、腰鼓队、健身舞队、太极表演队等组成的老年健身表演队,由11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由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即“三官一师”组成的法制社区建设服务队,统称三队;由梨园、健身园、圆梦园组成的三园,由文坊、乐坊、书画坊、同声坊、聚焦坊、居民议事坊、民情话坊组成的七坊以及爱心角。特别是,经过改造、为社区广大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有了充足的活动场所,东城街道临潢路社区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业务培训指导,致力于挖掘社区才艺能人,培养社区文化带头人,打造社区文化亮点。

  为了调动各类专业、业余人才参与社区文体活动,提升活动的档次和水准,社区成立了临潢泰乐乐团、临潢同声演唱团,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文艺人才担任文化活动指导员。

  舞蹈队、腰鼓队、健身舞队、太极表演队等社区文艺骨干组织街道居民进行广场舞免费培训,不断扩大团体规模,带动了社区很多文艺爱好者参与到舞蹈队伍中,舞蹈队现有活动队员300余人,做到了“老、中、青”各有活动,达到了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

  健全的文化基础设施,优秀的文艺骨干队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社区文化活动有了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多彩活动——

  滋养居民社区文化生活

  以文化阵地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去年由旗委宣传部主办的“消夏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这些来自临潢路社区的文艺能人、爱好者,用他们精心演绎的《放飞中国梦》、《祝福祖国》等文艺节目,展示了社区文明的新风采,得到了各位评委的认同和现场观众的好评。

  去年6月,社区文史爱好者协会、书法协会联合组织社区文学爱好者开展诗歌、书画作品展览,鼓励居民积极投稿,写社区的变化,写家庭的故事,写邻里的相处,写人生的感悟……石金瑞创作的快板书《社区建设新理念》等作品,展现了社区居民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众多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社区文化,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而且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了文艺活动带来的乐趣。参与迎国庆文艺演出的社区居民刘大姐说:“社区搭建舞台我唱戏,唱出了一片新天地。”

  如今,临潢路社区文化之树已经郁郁葱葱,让社区居民都能尽情享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提升内涵——

  筑牢社区文化活动之根

  让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唱主角,当主力,使其在求知、求美、求乐中陶冶情操,提升文明程度。“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而且成为社区居民展现自我的舞台和融洽感情的纽带。”社区书记李永春说。

  对繁荣发展的社区文化所发挥出的作用,社区干部体会最深:文化是一种媒介,它促进了人与人的沟通,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也顺利多了。

  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老年健身舞蹈队,已由当初的几人发展到30名队员,队员中不仅有退休干部、社区居民,还有在职职工和青少年学生。舞蹈队的大部分节目都属于自编自演,均受到群众的喜爱。正如领舞队长张素荣所说的,通过舞蹈把人们的心凝结到了一起,把人们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在社区刮起了文化旋风,把人们的精神追求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由于舞蹈队活动经费有限,有些演员就自发地拿出退休金,购买需要的服装、道具,并归入舞蹈队共有,老人们总是说,花这点钱不算什么,只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开心就好。

  社区居民时刻生活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延伸到街、巷、楼、院,渗透到社区的家家户户,成为社区居民的共同追求。“以前没有啥事,为了打发时间,我们经常是凑在一起打打麻将,坐久了不仅身体受不了,有时候还会因为打牌伤了邻里间的和气。自从社区有了文化活动室,我们现在经常来这里拉拉乐器、唱唱京戏,还能认识很多邻居和朋友。”61岁的退休干部吴海英高兴地对记者说。

  以健康的文化陶冶人,以多彩的文化丰富人,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以和谐的文化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社区文化生活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也促进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邻里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大家凑在一起看新闻、拉家常,你家买米,他家灌液化气,都是主动地互相帮忙,这是社区文化活动给社区带来的新变化。

  如今,在临潢路社区,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从外地打工仔到普通的居民群众,人们格外关注、踊跃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争相分享文化艺术的快乐。从住宅区到大街小巷,社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高雅的、通俗的、传统的、现代的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烘托出社区浓郁的大众艺术氛围,也大大激发了人们良好的生活情趣和温馨的家园意识。(驻站记者邱静王义晶文/图)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