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大北海村“十个全覆盖”故事多
内蒙古新闻网  16-02-04 09:52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你到我们各村走走看,村里环境整洁了,农民生活方便了,致富真正有奔头了。幸福的故事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哪!这都是‘十个全覆盖’给咱老百姓带来的福音啊!”元宝山区风水沟镇大北海村党总支书记连凤水对记者介绍说。

  “志愿服务队”献工忙。为保证村庄环境长期干净整洁,村里20多名党员自发成立了“大北海村志愿服务队”,每天一大早都会拿着扫帚、铁锹出来清洁路面、清理垃圾,党员们的行为也影响到了全村村民,大家都主动打扫自家门前卫生,很快村里3条主街、22条街巷都被村民们抢着包了。“志愿服务队”的崔广亮白天忙着自家的农活,每天天刚亮,还不忘和村里的其他党员一块清扫路面。他说:“现在村里的路、广场、房子都修好了,几十年的垃圾也都清理出去了,好环境还得我们自己来维护啊,这样我们待着才舒心。”

  五名村干部获点赞。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大北海村结合各自然村实际,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全覆盖规划、建设、管理当中。2015年,大北海村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以彻底改善环境为重点,组织机械、人力齐上阵,全面清理各自然村“五堆”,危房改造13户,完成街巷硬化6.9公里,修建长城墙3.5公里,新建1座文化舞台,积极申报文化产业项目。全村实现了组户通电、农网改造、通广播、村级卫生室、文化室和便民超市等全覆盖。村民戴福军说:“村干部是我们选的,我们信任他们。他们每天除了干地里的活,还得抽出时间来每家每户做工作、测量、收钱、监工,特别辛苦,大家伙100%为他们点赞。”

  产业项目作支撑。记者在大北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采访,只见198栋冷棚连成一片,红提和无核白鸡心两大优质品种葡萄长势喜人。村干部告诉记者,大北海村把产业项目作为“十个全覆盖”的有力支撑,在“十个全覆盖”总体规划中有农民居住区、科技养殖园区、科技种植园区。大北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3000亩,投资1亿元,村里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规划建设观光采摘区、苗木种植区、设施蔬菜生产区、设施果树生产区、设施花卉生产区、葡萄园区、养殖区、速生林种植区及有机肥厂9个功能区,为全镇的设施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农民王平说:“我家共有11亩地,科技园占用5亩,作为流转的土地每年我可以得到一份固定收入2000元,平时我和老伴儿可以到园区打工,每天每人工资都在80元,一年下来我们老两口能挣2万多元。2015年,全家收入达到3万元,是‘十个全覆盖’让咱富了。”(驻站记者王玉清通讯员乔颖修新宇)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