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十二五”胜利收官,乌兰察布全市上下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经济发展步入总量扩张、增速加快、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起跑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当前,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只要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破解发展难题,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苦干、实干、善干,就能交出新常态下全市跨越发展的精彩“答卷”。
【关键词】: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读】: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在众多经济行业中增长速度较快、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新兴产业或行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新常态”下引领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国家、自治区投资政策导向,围绕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增后劲,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增加有效投资,形成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市场融资、招商引资的聚合效应。为此,《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以下路径:
【路径一】: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79个,总投资2214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23亿元。
【路径二】:围绕提升产业层次,实施雏鹰生猪等农牧业重点项目19个,完成投资27亿元;华为云计算等工业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246亿元;集宁古城等商贸物流重点项目32个,完成投资42亿元。
【路径三】: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实施重点项目88个。交通建设重点推进省道22线白永高速、机场快速路等27个项目,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和四子王、卓资、商都、化德绕城快速路建成通车。基本实现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推进京呼高铁建设,积极争取土牧尔台——善丹呼日勒等铁路开工建设,新增一批城际铁路项目。争取集宁机场扩建工程年内完工,为开通大型货运包机创造条件。开工建设凉城、四子王、化德通用机场。做好乌兰察布——华北、四子王旗——武汉、凉城——北京电力外送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实施36项大中型电网工程,新增变电容量367万千伏安。隆胜、七家营、红格尔3座中型水库建成蓄水,启动岱海补水工程,争取丰镇市头道沟等8座小型水库开工。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移动通讯全域无盲区。
【路径四】: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民生社会重点项目39个,完成投资81亿元,突出抓好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和“十个全覆盖”工程。
【路径五】:适应消费趋势变化,在释放汽车、住房等刚性消费需求的同时,努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记者点评]: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对于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动力正发生深刻变化。当下,我市仍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亟待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打造新引擎、激发新活力。
市委、政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根据实际精准施策,明确了撬动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并努力将其转化成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持久动力。围绕“五个发展定位”,做好“三篇文章”,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发展空间新格局,发现和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更有效地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积极把握新常态下投资新机遇,提升产业层次,实施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项目,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稳增长、扩内需同满足群众需求结合起来,继续实施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脱贫攻坚等重大民生工程,完善发展环境,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引导老百姓理性消费,向消费创新和消费热点要动力,释放消费潜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蓝图已经绘就,实干托起梦想。我们仍需苦干实干,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依托强大的发展动力,最终决胜全面小康,早日把今天的“任务书”变为明天的“成绩单”。(记者 刘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