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塑品牌,推动“四个活动”开展。通过开展科普之冬(春)、科技(科普)周宣传、全国科普日和“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塑造科普品牌。截至目前,该旗各级科协、专业技术学(协)会以科普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科普展教、科技咨询、深入田间地头宣讲等形式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22场次、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4次、社区居民及城镇劳动人口培训10场次,发放各类科普图书资料53000余份,受益群众达26000人次。
促和谐、强素质,服务“五大人群”。开展科普惠民行动,服务城镇劳动人口。该旗不断深化城镇劳动力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城镇科普宣传活动。以社区科普大学为平台,服务社区居民,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倡导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农村牧区,贴心服务农牧民,普及实用技术,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不断发挥群团优势,服务青少年,通过各类主题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推进科普宣传,服务公务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借助送科技下乡活动,大力培训嘎查村书记、党员干部。
搭建“一个平台”,推广网络科普。为加强工作宣传、扩大工作影响、提升网络科普知识层面,该旗加大网站建设力度,将网络科普作为工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及时更新网站,图文并茂地反映该旗科普工作动态。
推进一个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合力作用。自2011年该旗科协、科技局、老科协形成“三科联动”后,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形成了联席会议长效机制,建立认识一致、行动同步、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的科技联合团队。“三科”密切配合,资源共享,有效地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服务效益,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