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敖其尔: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敬老院是敖其尔常去的地方。

看到帮扶对象的笑容是他的心愿。

  敖其尔,一个普通的蒙古族职工,既没有显赫的地位,更没有超人的技艺,不是明星,却声名远播,家喻户晓,探究其中的缘由,就因为他是一位好人,一位让老百姓诚心仰慕的爱心传播大使。初识敖其尔,谁都会被他从骨子里透出的憨厚而又满腔的热忱所感动。

  关于敖其尔的事迹报道,在广阔的河套平原广为流传。这里,我们撷取他助人为乐,传递爱心的几个故事,来挖掘他高尚的精神世界。

  “我只想尽可能多帮助些孩子”

  帮助贫困孩子,好像是敖其尔与生俱来的情结。敖其尔今年58岁,通辽市科尔沁人,是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的一名普通干部。1981年,他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乌拉特后旗旗委工作。1992年,调到中国人民银行乌拉特后旗支行工作。2005年,支行撤并后,他被调到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中心支行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敖其尔在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上班,一家三口租住着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生活清贫。当时,牧区的孩子来回上学很不方便,敖其尔夫妻俩就把这些孩子领到家里,管吃、管住,这一管就是十几年。敖其尔回忆说:“那些日子,买不起煤,我和媳妇经常在工地上捡废木块生火炉。因为家里娃娃多,每天两顿面条都不能保证,经常借粮本、借钱。”

  虽然自己苦点儿、累点儿,手头紧点儿,但看到孩子们都很懂事,个个学有所成,敖其尔非常满足。

  当年,牧区孩子乌恩高娃遇到了一个难得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是由于家庭困难,眼看就要和这样的机遇擦肩而过,绝望的乌恩高娃已经准备找工作了,敖其尔带着3万块钱来到了乌恩高娃的家,这让绝望中的女孩儿有了圆梦的机会。现在已经在国外工作的乌恩高娃仍然念念不忘敖其尔当年对她的无私帮助:“如果没有敖其尔大叔当年的倾力资助,我一辈子都走不出国门,更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敖其尔认识了盲人包那日苏,得知他颇有音乐天赋,敖其尔为他买乐器、请老师……那段时间为了包那日苏的事,敖其尔东奔西走,人整整瘦了一圈儿。

  “我只想尽可能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完成学业,帮助残疾孩子自食其力。”敖其尔说,今后,他还会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我乐意干帮助别人的事儿”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敖其尔像无数好人一样,把诚心实意帮助别人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多年来,无论是谁,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有困难找到敖其尔,他都会尽力帮助,即使自己没有钱,他都会四处奔走,帮助解决。对此,他总是笑着说:“我乐意干帮助别人的事儿。”

  2010年,敖其尔回家乡探望亲人,看到老乡打电话得爬到高处,原因是信号微弱。他到处奔波,跟相关部门沟通,凭借着一腔热情和真诚,积极争取。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地移动公司决定在附近建一座信号接收塔,周边3个嘎查800多户村民从此结束了爬高接电话的历史。

  一次,敖其尔去残联办事,偶然看到了一对残疾人夫妻——胜利和王艳霞给残联写的求助信,就萌生了帮助他们的想法。之后,他多方奔走,找了好多职能部门,又筹措了一笔钱,帮助他们经营起彩票销售点,后来又开了烧烤店。让敖其尔欣慰的是,这对夫妻在拥有自己的事业之后,又把爱心传递给了别人,成为身残志坚的楷模。

  2014年12月,“敖其尔爱心基金”成立并启动,所筹集到的善款全部捐给了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家庭。

  2015年以来,敖其尔和妻子陈银锁通过联系相关部门和自掏腰包的方式,为我市的1个敬老院、自治区辖内的50多名重病患者、贫困和残疾学生以及西藏地震灾区筹集爱心善款69600元,其中他个人捐款17600元。

  多年来,敖其尔四处奔波,争取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善款120多万元,帮助40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走进学校大门,有100户残疾、特困和重病患者家庭得到及时救助,范围涵盖巴彦淖尔、包头、通辽、赤峰等盟市的10多个旗县区。

  “我最感激妻子和女儿”

  对家人的爱,对相濡以沫的妻子的感激,是敖其尔助人为乐的无限动力。敖其尔坚持30多年不图回报帮助弱势群体和贫困孩子,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他说:“这么多年,我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妻子和女儿从来没因为这个事儿和我闹矛盾,我最感激的人就是她们。”

  2010年,敖其尔本来为女儿攒了5万多元的学费,这也是全家所有的积蓄,然而看到电视上播出舟曲的孩子们受灾的画面时,敖其尔边看边抹眼泪,一旁的女儿也跟着掉眼泪。敖其尔想帮助这些苦难的孩子们,然而家里仅有的存款就这5万块钱,如果捐了,女儿上学就没了学费。看到父亲左右为难,懂事的女儿决定拿出自己的学费。怕父亲难过,她对父亲说:“爸,没关系,我勤工俭学也可以完成学业。”

  汶川、雅安、鲁甸、西藏地区发生地震灾害后,敖其尔一家同样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先后捐款捐物6万余元。

  常言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敖其尔在部队所做的好事,我们没有采访,但从1981年回到地方工作后,整整坚持了30多年的爱心奉献,却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坚守、坚毅和坚强,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赞扬。2010年以来,《巴彦淖尔日报》、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陆续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2011年,敖其尔荣获内蒙古“爱心大使”称号;2013年,获评第四届“感动内蒙古人物”;2014年,敖其尔及家庭先后被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内蒙古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并3次受邀到北京,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他又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敖其尔虽然年近花甲,但他有一颗火热的爱心,时时向周围的人们释放着浓浓的爱意。(赛男 张敏)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