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猴年春节“静”出新风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每逢佳节特别是春节,不少人都喜欢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欢庆,营造喜庆气氛。但在2016年春节,有心人都会发现,燃放烟花爆竹的大大减少。过年过节不燃放烟花爆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自觉选择。对很多人来说,过年过节与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跟家人团聚、进行亲情交流是最重要的。

  过年过节少燃放烟花爆竹,预示着人们移风易俗,正在向着进步、向着绿色、向着环保转变。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只是依据传说而形成的习俗,并没有一定要坚持的必要。在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环境等多重弊病下,人们开始改变旧的习俗。随着这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进步,崇尚绿色与追求环保生活的理念就会成为主流,这明显更让人觉得高兴!

  不燃放烟花爆竹,年味节味并未减少;迎春方式变“静”了,过年习俗却变“新”了,放鞭炮喝大酒的少了,餐桌上浪费的少了,请客应酬的少了,高档消费的少了,红包送礼的少了,打麻将赌博的少了,与家人团聚的多了,亲情浓了。过春节不燃放烟花爆竹,虽然感觉一下子“静”了许多,但这是缘于“低碳过年过节”“文明过年过节”“节俭过年过节”、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了,旧的“年味节味”变淡了,新的“年味节味”变浓了。

  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和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蕴涵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饱含着人们对美好明天的追求。少了酒桌的饕餮,少了不必要的应酬,少了过年的鞭炮声,但文化过年、亲情过年、节俭过年的情景,让过年更多了年节味。年年岁岁花相似,猴年年风大不同,别样的过年方式,换来了别样的年味。少了过度的热闹,却带来了新的文化年俗和风尚。文明过年,过文明年,过文化年,过亲情年,让年更多了些有滋有味的清新之风,这不仅是新年俗的需要,更是文明社会的文明需要和福祉。

  猴年春节出现的新变化、新气象,记录了社会发展进步的足迹,实质是社会步入“新常态”,清风扑面、正气上扬,这种转变值得点赞!(梁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