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120急救车送患病老人就医途中发生车祸危急时刻护士以身护患者
内蒙古新闻网  16-02-25 11:36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王燕芬在医院接受治疗

  120急救车在运送脑梗患者前往医院就诊的途中,与违章驾驶车辆发生事故,导致急救车侧翻。在车内医疗仪器由于巨大冲击力掉落时,随车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砸向患者的重物,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这感人的一幕就发生在2月22日凌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的急救车上。

  送患者就医遇惊险一幕

  昨日,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的病房里,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治疗的急诊科护士王燕芬。由于肩颈部软组织挫伤严重,王燕芬的颈部戴上了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颈托,背部依然疼痛使她没有办法躺下来,只好坐在病床上输液。回想起几天前发生的车祸,王燕芬依然感到心有余悸。

  “22日凌晨,我们接到急救任务,需要从金川开发区运送一位突发心梗的老人前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运送病人的途中,在回民区政府附近,急救车被一辆私家车由斜后方撞上,导致急救车发生侧翻。当时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车里的治疗仪器、氧气罐就向我们砸过来。”王燕芬回忆说。

  用身体保护患者免受伤

  突发的事故让坐在急救车内的患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都反应不及,而距离病人最近位置的急诊科护士王燕芬在感觉到车身剧烈摇晃后第一时间扑到病人身上,保护了患者的安全,防止了车内仪器砸到患者身上,造成二次伤害。

  随后经过检查,车祸并没有给患者和其家属造成伤害,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赶紧拨打120,联系其他急救车将患者送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救治。将患者安顿好之后,医护人员才有空查看自身伤势,这时才发现司机杨毅峰头部、医生徐慧霞腿部、护士王燕芬颈部均不同程度受伤。尤其是王燕芬,她的症状较为严重,不仅感觉头晕、恶心,颈部更是疼痛难忍。

  期待早日康复回到岗位

  回到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后,3位受伤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详细检查。经过短暂的治疗,受伤较轻的急救车司机和医生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而颈背部受伤较重的护士王燕芬需要继续住院治疗。

  “事发突然,如果医疗仪器、氧气罐掉落,就会直接砸到患者的头部和面部,非常危险。作为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的本能让我扑到了患者身上。在得知患者没有受伤换乘其他急救车前往医院时,我才感觉到身上疼痛难忍,尤其是颈部,可能是之前被仪器砸到了。看到我们受伤,生病的老人和他的家人都特别关心我们,虽然身体受了伤,但是我们的心里却是温暖的。现在我就希望自己快点好起来,尽早回到工作岗位去救治更多的患者。”王燕芬说。(记者李娟)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非遗齐聚...
铁路春运剪影
闹元宵
诵经典 承母语
“乌力格尔”唱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籁之音“颂春”
牧区娃的幸福“学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