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伦贝尔:依法推进社会发展 保障北疆安全稳定
内蒙古新闻网  16-02-26 09:39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法制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社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发展稳定大局。2015年,呼伦贝尔政法机关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圆满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

  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去年,全市共清理重复户口7439个,累计清理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2441个;为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在全市设置社区警务室489个、流动警务车(室)149辆,配备专职社区民警620人。

  走近百姓,体恤民情,是推进基层创建平安活动的基石。去年以来,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开展了“千百十”、“千里边防守平安”、“百村联防护平安”治安联防活动,推进平安校园、铁路、边界、医院、家庭、旅游景区等十大系列创建,营造了良好的和谐社会环境。为积极构建安全环境,近年来,市政法系统组织精干力量,突出抓好“平安小区”、“平安交通”、“平安市场”、“平安文化市场”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平安创建活动,全市平安村屯创建率达92%,平安畅通路段创建率达95%,“六无”平安小区创建率达85%,“六好”平安市场创建率达80%,为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屏障。

  稳定的社会,是每一位老百姓所期盼的,是和谐社会发展要素,也是全市政法工作的追求目标。

  据了解,目前全市摄像头安装总数已达8.9万台,接入监控摄像机数量已达8806路,全市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与整合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在中心城区打造360秒出警圈,建设城农林牧边五种接处警模式,实现接处警网络全覆盖。推行“交巡合一、巡特一体、专群结合”等多元化巡防力量配置模式。完成了“三台合一”系统的优化、升级,并与警综平台、警用地理信息(PGIS)、350兆对讲系统的对接工作,在110报警系统中录入社会应急联动部门值守电话826个,在全市实现报警“多方通话”,在全区率先实现有无线通信“一键呼”。

  去年12月底,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3282次;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第三方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律师进嘎查村、社区、企业,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2670件次,调解矛盾纠纷11126件,调解成功11052件,成功率99.3%;依法打击无理访、闹访、缠访人员,行政拘留110人,刑事拘留1人,刑事判决1人。共立案侦查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83起,挽回经济损失1.68亿元。

  习主席总书记在中央政法会议上指出,“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去年以来,呼伦贝尔先后开展“2015震慑”系列行动、“两会”交通安全保卫、农村牧区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全年交通事故同比起数下降6.19%,死亡人数下降1.04%;全年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5.78%、29.41%、66.67%、23.25%。开展了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百日专项整治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幼儿园、寄宿学校、彩钢板建筑专项治理等活动,对自治区挂牌两处重大火灾隐患进行了集中整治。

  去年,政法工作本着拓宽视野、创新抓建思路,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和社会体制改革工作深入发展。

  2015年,呼伦贝尔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呼伦贝尔市检察机关案件线索管理实施细则》受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高度重视,转发全区检察机关学习借鉴。去年9月,市委政法委接受了中央政法委和自治区调研组的检查指导,在改革亮点工作上受到了高度评价。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截至12月底,社会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年度改革,出台改革成果72项,其中7项改革工作走在了自治区前列。速裁改革成效明显,快速审理的案件,群众上诉率仅为2%;在全市53个团以上驻军单位建立了法律援助站,率先在自治区内实现了驻军单位法律援助全覆盖;在年度考核中,呼伦贝尔政法工作受到自治区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2016年,呼伦贝尔政法工作将以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法治呼伦贝尔”建设为引领,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一主线,积极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切实抓好改革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建设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为实现市委提出的“法治呼伦贝尔”提供基石和保障。(见习记者王裕)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非遗齐聚...
铁路春运剪影
闹元宵
诵经典 承母语
“乌力格尔”唱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籁之音“颂春”
牧区娃的幸福“学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