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小赛又来啦。3月春来早,全国两会迎着暖乎乎的春风开幕了。
今天和大家叨啦的话题,您肯定爱听。啥事儿?二孩儿!现在人们见面,没聊两句就问:“准备再生一个吗?”
国家为什么要出台“二孩”政策呢?当然是为了长远发展。据说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增大。简单地说,就是老年人越来越多,新生儿跟不上趟,中青年青黄不接,劳动力缺失,谁来建设祖国美好家园呢?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今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广大适龄麻麻们喜大普奔!事儿是好事儿,可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政策”允许但“经济”“精力”不允许,成为很多家庭“甜蜜的忧伤”。小赛有数据:截至2015年10月末,全区共有11402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已审批11171对,与当初预测的数据相差很大。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还是老百姓心里有顾忌喽。从怀孕开始,产检、生产、买奶粉、上幼儿园、择校……这一系列问题都十分耗费精力,更耗费money。一家四口的确幸福,但是这幸福背后,可是谁累谁知道啊。
政府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也是想尽办法,逐步帮粑粑麻麻们争取更多福利。瞧瞧,从第一步开始,就已经帮你安排好喽!3月1日起,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开设的“再生育咨询门诊”,又叫“二孩门诊”正式挂牌开诊了,别以为自己生过一个就是半个专家,咱们该检查还得检查,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就在今年自治区两会上,政协委员朱华提出,二孩来了,儿科医疗资源要跟上,要加强对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的扶持力度,明确重点投入儿科建设的预算所占的比例;从源头上解决我区儿科医生不足的问题。
“养不教,父之过”,教育问题您也放宽心。2016年,呼和浩特市初步确定中小学、幼儿园新建续建项目24个。针对民族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合理规划市区蒙古语授课学校布局。
在小赛身边,还真有不少勇敢的夫妇响应了国家政策,他们成为了,或即将成为,或正在策划成为二孩父母。二孩准妈妈王女士说,要二孩是她早就决定的事情。因为老大是男孩儿,她期待第二个宝贝儿能是个甜美的“小公举”。
听得小赛都动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