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努力,内蒙古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生态系统逐步实现良性循环,草原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初在考察内蒙古的讲话中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建设祖国北疆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清新。
国土绿化:挡住沙漠横行的脚步
1、“大沙漏”变身“绿屏风”
2014年6月,中国之声“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驱车8个多小时,赶到多伦县,满眼的绿色让报道组成员一扫旅途的疲惫。眼前青草绿树郁郁葱葱,广阔的青川碧野与蓝天白云交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就是沙尘肆虐、沙进人退的风沙源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过渡开垦、超载放牧等破坏,多伦县风蚀、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流动沙地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多伦靠近北京,且海拔比北京高1100米,没有遮挡的风沙两个小时就能抵达北京。81岁的赵成祥老人因为沙化曾经搬了三次家,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环境的恶劣:“当时我住的地方没树也没有草,什么都没有,只有沙子。”
沙化治理,刻不容缓。2001年,多伦县被列入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当地把握机遇,采用多种措施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截至目前,全县累计退耕还林74.8万亩。2011年,多伦启动了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完成85万亩。通过飞播种草、封山育林,当年北京头上的“大沙漏”,如今成为一道绿色屏障,锁住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等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等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内沙化土地净减少443平方公里。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2、抓牢一个“早”字
金秋时节,位于乌海市海南区的恩格尔山铺展着浓浓的绿。作为海南区义务植树基地,这个曾经的沙石山正在改变着模样。
恩格尔山昔日铺满乱石的道路已变得较平整,一万多平方米的植被毯覆盖住了昔日杂乱的石子堆,丛生的火炬伸展着绿色,并将绿色的生命向外延伸。登上恩格尔山顶,长着针状叶子的樟子松根根叶子直指天空,带着倔强和骄傲;长着毛绒绒像刷子般叶子的云杉落落大方。今年,恩格尔山万亩义务植树基地义务植树区划分为41个区域,植树67051株(丛),海南区提早谋划、细致安排,各企事业单位抢抓春季造林的黄金季节组织义务植树,义务植树任务已全部完成。
内蒙古承担的全国人工造林任务居全国之首。面对今年繁重的造林生产任务,内蒙古各地每年提早安排,做细规划,做实措施,只要涉及春季造林所需一切工作都先行一步,为春季造林顺利开展打开绿色通道。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有声有色展开,深入扎实推进。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和工作机制,把义务植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重点区域绿化结合起来,力争把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和享受生态成果的园区。2013年,内蒙古全民义务植树达到8000多万株,国土绿化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3、最出彩的亮点
进入5月,走G6高速的包头市民着实惊喜了一番:一排排林木在公路两旁拔地而起,绿意葱茏。眺望远处,延伸至天际间的G6高速,仿佛是在两条绿色丝带中跃动的音符。
G6高速、110国道、210国道沿线的“脏、乱、差”和“环境污染”曾颇为包头市民诟病,有着“城里像欧洲,城外像非洲”的说法。2013年,G6高速、110国道和210国道沿线两侧绿化被列入包头市重点区域绿化工程。
3条公路绿化高标准规划,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园林式绿色走廊,构建包头市门户生态景观。种植的树种乔灌结合、针阔搭配、错落有致,实现两季见花、三季有景、四季见绿。11个公路出口、交界处作为景观节点重点打造,体现着不同的风格:土右旗出口,树木矩阵式排列;包钢出口,主题是由雕塑、草坪和灌木结合而成的“钢铁之舞”;而包头西出口放牧形态的群雕“金台牧歌”则阐述了包头特有的生活特征和地理地貌。截至目前,公路绿化已完成绿化里程371公里、61505亩。放眼望去,新建林带与大青山南坡绿化深度融合,一望无际。
2013年,内蒙古启动实施了包括公路、村屯、厂矿园区、城镇周边、黄河两岸、大青山在内的6大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在全区快速有序推进,补齐生态“短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