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要打造五道亮丽生态景观带
内蒙古新闻网  16-03-08 17:43 打印本页 来源: 正北方网  
 

  河里碧波荡漾、鱼鸟游嬉,道路两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一环环、一带带景观亮丽。作为地处边塞、年降水量不足的草原都市,这样的生活场景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首府“十三五”规划里,为城市的发展描绘了一幅秀美的画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4%,宜居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政府提出要打造“三环两带”五道亮丽的生态绿化景观带,又为首府群众生活更加宜居而发力。

  “三环”指的是实施65公里的城市快速路园林绿化,101公里的绕城高速宽林带绿化,巩固提升44公里的环城水系景观和六个出城口生态景观;“两带”是指完成大青山前坡生态休闲景观带和14.3公里的大黑河生态绿化带。

  人大代表陈静认为,“三环两带”五道亮丽生态景观带工程的实施是我市打造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好举措,也为市民休闲游玩提供了好场所,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按照“改造提升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东部新区,打造北部生态观光带,建设南部现代产业园”的城市发展思路,我市启动实施了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六大出城口及京藏高速两侧绿化整治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发展步入了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新阶段。城区绿化覆盖面积从9.3万亩增加到14.4万亩,新建改建公园和游园6个,新增绿地面积1.55万亩,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人大代表范志忠建议,政府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在大青山前坡发展休闲产业带、双绿产业带、文化艺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带,将大青山前坡打造成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三环两带”五道亮丽景观带工程如何实施?建设情况如何?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列席人员、市园林管理局局长宋慧告诉记者,环城水系景观建设项目全长约44公里,今年主要对扎达盖河下游鄂尔多斯西街至小黑河段、小黑河昭君路至云中路段、小黑河赛罕区段已建成的绿地进行景观提升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期限今明两年,今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万元。

  快速路沿线绿地景观建设项目包括快速路两侧加厚绿带和互通立交节点绿化,全长65公里,建设面积360公顷,计划投资3.6亿元,建设期限今明两年,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

  101公里长的绕城高速宽林带绿化项目是建设森林城市及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沿线生态环境将得到合理改善和治理,生态系统趋于一个新的稳定,有效地发挥保护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多种生态功能。

  “六个出城口”即对呼和浩特市的六个出城口进行绿地的景观提升和建设。在对六个出城口绿地景观进行完善的同时,重点完成呼托路出城口(103省道)绿化续建工作。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区景观建设项目位于京藏高速以北,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今年主要完成区域内三部分内容的建设,计划完成投资6000万元。

  大黑河生态水系两侧绿地景观建设项目东起大黑河呼朔高速大桥上游1公里,西至蒙牛大桥下游1公里,全长14.3公里,主要对大黑河河道两侧进行绿化景观建设。目前,园林局正与水务部门、项目所在区政府进行对接,并已进入施工现场展开前期摸底调查工作。

  据宋慧介绍,除了实施“三环两带”五道景观带工程以外,今年,园林部门将对新华西街、海拉尔西街、通道南北路、腾飞路、机场路等主要街道实施街景整治。完成草原丝绸之路主题公园建设,新建改建公园游园8个,新增绿地5000亩,为市民打造更多休闲运动场所。还要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任务,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绿化造林20亩。(记者刘丽)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非遗齐聚...
铁路春运剪影
闹元宵
诵经典 承母语
“乌力格尔”唱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籁之音“颂春”
牧区娃的幸福“学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