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答记者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此次全国两会上,内蒙古代表团的很多代表都提到,内蒙古在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方面的情况。

  王君代表: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之所以会成为内蒙古代表热议的话题,成为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这项工程办到了农牧民群众的心坎上。要全面了解内蒙古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首先要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内蒙古的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十个全覆盖”,主要包括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和电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校舍建设和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标准化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这10个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

  第二,为什么要实施这个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大家知道,内蒙古这些年发展很快,但农村牧区发展滞后一直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也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小康。如果到了2020年,我们没有把这个短板补上,没有把这个难点突破,内蒙古就不能算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基于这样的考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从2014年起,用3年时间,投入1000多亿元,全面实施这项工程。

  第三,工程的实施效果怎么样。你对老百姓有多好,老百姓就对你有多亲。工程启动两年来,已累计投入886亿元,实现了9388个行政村全覆盖,占全区行政村的84.4%。去年我们对11个盟市、40多个旗县、500多个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情况进行了巡回观摩检查。我们欣喜地看到,完成建设任务的嘎查村村容村貌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牧民群众对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实践证明,“十个全覆盖”工程确实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既补上了发展短板、促进了农村牧区的发展,也锻炼了党员干部、加强了基层组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重要的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

  第四,下一步怎么干。“十个全覆盖”工程给农村牧区带来的新变化,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今年,我们将认真总结成绩经验,完善政策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全面完成剩余2462个行政村的全覆盖任务,并将建设范围扩大到较大的自然村和所有贫困村,确保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时,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牧区的面貌。

  这项工程到底怎么样,推进过程中有哪些感想体会,在一线工作的同志最有发言权。下面请巴彦淖尔市市长段志强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段志强代表:这两天内蒙古代表团正在热议“十个全覆盖”,王君书记讲得很清楚。我是“十个全覆盖”亲历者,感受很深刻。2015年,自治区从呼伦贝尔到阿拉善进行了20多天的观摩检查,检查中我们发现城市很漂亮,但是城市后边还有很多破烂的房子,土房、草房。看了这些我们心里很沉重,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怎么实现小康?所以我们埋头苦干,豁出去就算扒一层皮也要把这事干好的精神来开展工作。刚才巴特尔主席提到“十个全覆盖”已投入了800多亿,这笔钱投入到内蒙古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能盖起一个个漂亮的小区,建起一座座崭新的建筑,但我们没有这么做,把800多亿投向了广阔的农村牧区,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我认为这是一个政绩观问题、发展问题,也是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的问题。“共享”这个理念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把真金白银投下去需要下决心,需要魄力,需要一级一级干部们实实在在地盯紧落实。

  我们去年和前年,从东到西两次开展了大规模的观摩检查,我理解这就是补短板的集中拉练式培训。到底怎么干?每到一个村都要听、看、点,好在哪里?差距在哪里?该怎么做?一一点评。上到自治区主要领导,下到基层干部,早起晚归,马不停蹄。万名干部下基层也重点在“十个全覆盖”上。自治区党委提出“以实绩论英雄”“以实干论英雄”,就是说“以担当、以作为论英雄”。我们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乌拉特中旗、五原县3个旗县工作突出,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交给的任务,老百姓拍手称赞,这3个旗县委书记都提拔成了地级干部,这就是鲜明的用人导向。

  去年10月16日王君书记在磴口县观摩点评会上说:“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一遛,到底能不能完成这点事?”所以我们是真出汗、真较劲,也真过瘾、比着干,我们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带着责任去完成这项工作。各位记者可以到广大农村牧区看一看,到边境线走一走,这两年自治区除了工业发展,农村牧区变化也很大,老百姓对党和政府很感激。巴彦淖尔有边境旗县,蒙古国的客人从甘其毛都口岸进来,看到农村牧区的新貌说:“变化真大,真漂亮!”我们觉得在边疆地区把“十个全覆盖”做好意义更深远,所以我们更有决心,更有信心。巴彦淖尔市有4271个村,已完成1764个村,1268个村正在进行当中,占到70%,今年年底这项工作基本能完成。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