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6全国两会 > 两会动态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政协委员谈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2 10:42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会授权发布:“看到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谈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企业家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经济转型期民营企业家应发挥什么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前景如何?振兴实体经济,国有企业应如何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如何真正“走出去”?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11日就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召开记者会,5位政协委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就提振中国经济信心中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傅成玉:经济发展趋势向好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针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提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说,尽管今年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但发展趋势正在向好,调结构、转方式已经出现了非常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经济发展质量在提升,新的动力正在持续增长。

  他强调,成功的企业不怕挑战,都经历过“浴火重生”和“生死抉择”。对当前经济形势,企业家看到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希望,是信心。

  在当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应该怎样作为?傅成玉认为,国有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实体制造业,实体制造业需要转型发展和调整结构,背后的核心是要深化改革。

  他说,如果不转换体制机制,就很难把原来的不良资产盘活、把增量资产做优,“中国不缺人才,而是缺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体制机制。”

  孙荫环:民营企业家将在经济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作为企业必须选择转型升级求发展,这是唯一出路。”全国政协常委、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说。

  他指出,尽管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但更要看到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现代服务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智能产业等,都有巨大发展空间。

  “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三大战略,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措施,都将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他说,民营企业完全有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孙荫环认为,未来民营企业家应在经济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推动创新发展,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向市场要效益;推动协调发展,主动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以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并在社会发展中获取新动力。

  他还建议,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推动开放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共享发展,遵纪守法,关爱员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从事公益慈善事业。

  卢志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顺势而为、顺势而行、顺势而成

  近几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也不断加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顺势而为、顺势而行、顺势而成,要深度融合、做好品牌,才能占领国际市场的高地。

  卢志强说,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需要了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汇率变化动态。企业到异国异地去投资,要深度知情并努力融合。在异国异地做得越成功,国际市场和消费者对中国企业的认知度就越高。企业产品和品牌在国际上享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才算实现国际化。

  “走出去、国际化对中国企业既是考验,也是一个发展高地。”卢志强说,中国企业应坚定不移地占领这个高地。只要不懈努力,中国企业将出现一大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为全球经济做出贡献。

  谈到中国经济走势,卢志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市场变化多、困难多、机会多”的市场特征,要从变化中看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十三五”规划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我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既不会‘硬着陆’,也不会陷入通缩。”

  王文彪:调结构、转方式给企业带来三重机遇

  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彪表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调结构、转方式给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三方面机遇。

  王文彪说,“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区域发展的机遇。其次,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国内消费市场将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企业应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美观度和体验度,满足国内消费者。”王文彪说。绿色发展也将带来新机遇。王文彪表示,绿色发展是国之所望、民之所盼,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有广阔发展空间。

  徐冠巨: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极

  “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它与制造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这是一片新蓝海,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极,更是发展的新动能。

  他指出,统计显示,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GDP比重约70%,其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我国在这方面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徐冠巨以物流业为例说,物流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短板。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在发达国家只有10%至15%,企业利润被压缩,这直接影响着制造业的竞争力。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重塑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将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带来巨大动力,带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强国。”他说。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下一步如何发展,徐冠巨认为,民营企业家应在苦练内功上下工夫,坚持创新,树立品牌;做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蛋糕”;积极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同时,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诚实做人、干净做事。(记者于佳欣、侯丽军)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