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绿色,从营盘山向城镇和贺兰山山麓蔓延,放眼望去一片青翠,郁郁葱葱,各色鲜花在绿色的映衬下缤纷灿烂,将小镇装点得格外美丽。
花团锦簇的绿地点缀街头,碧波荡漾的生态湖风光旖旎……蓝天、白云,仰头可见;绿树、清水、鲜花,伸手可触。大地的绿色,湖水的碧色,天空的蓝色……初秋的巴彦浩特,让人沉醉。走进这座小镇,你会有“蓝天清水、碧空万里,令人心旷神怡”的真切感受。
新增森林面积144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6%,生态公益林面积2331万亩,自然保护区覆盖度达12%,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6天……近年来,在盟委、行署的领导下,为了让阿拉善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洁净,我盟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搞造林绿化,抓好引蓄兴水,搞好土地整理,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大考”的“成绩单”令人瞩目。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黄沙,你看,现在已经长满了植被。”在贺兰山脚下的沙井子飞播区,盟林业局副局长乔永祥指着茂密的各种沙生灌木向记者介绍,这都是飞播和退牧还草工程带来的变化,否则这片黄沙就会“飞”上贺兰山。
我盟地处自治区最西部,这里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降雨量自东向西由200毫米递减至37毫米,全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沙漠和戈壁占到了国土面积的近2/3,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年来,由于气候变迁、超载放牧,造成生态日趋退化,沙漠化程度不断加剧,沙尘暴频繁发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盟委、行署提出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确立“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人退带动沙退”的思路,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退牧还林还草政策,使生态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干旱少雨的地区,我们大胆尝试了飞播造林。从1984年开始,经过30年的大胆尝试与探索,我们成功总结出一套适地、适树、适时、适量的飞播造林技术,并成功探索出利用GPS导航系统进行飞播的新技术。播区内植被盖度由以前的5~10%增加到现在的40~60%,呈现出荒沙披锦绣、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乔永祥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盟各级林业部门坚持以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第一”的原则,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建设北疆生态屏障、保护生态安全持续努力。特别是2000年以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四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工程相继在我盟实施,林业建设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底,我盟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76万亩,飞播造林410万亩,封山育林365.7万亩;建成全民义务植树基地6个,每年有近1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1400万株;城镇绿化每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全盟重点城镇外围防护林建设已完成85%;阿拉善沙漠植物园、阿拉善生态公园等一批身边增绿项目顺利实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沙漠治理成效显著,锁沙、阻沙带已具雏形,每年治理规模达100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累计飞播造林410万亩,覆盖度在30%以上的保存面积达到了260万亩以上,形成了长280公里、宽3~10公里的生物固沙带。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雅布赖山段)综合治理项目于2010年启动,由此,三大沙漠“握手”治理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区域内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逐年减弱。国家级防沙治沙示范区项目完成治沙4.85万亩,工程治沙0.2万亩,在沙漠锁边、公路防沙、沙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示范经验和成果。沙尘天气逐步减少,沙尘暴发生次数由2001年的27次递减到目前每年的6到7次。向黄河输沙量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每年1亿吨减少到目前的每年7500吨。
“草场越来越绿了,沙尘暴越来少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这都得益于政府的退牧还草工程。”日前,在额济纳旗赛汉桃来苏木孟克图嘎查,记者采访到了牧民敖云苏伊乐。今年47岁的敖云苏伊乐一家几代人一直在孟克图嘎查靠放牧为生。然而,随着草原严重沙化,她家的生活开始渐渐失去保障。几年前,政府实施退牧还草及公益林补偿政策后,她家从曾经放牧的胡杨林区搬进了移民新村,住进了政府免费为她家盖的砖瓦房。她的身份也从一名牧民转变成了护林员,每年可以领到6256元的公益林补偿工资。
“事实证明,在阿拉善盟这样一个土地辽阔、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的地区,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方针,发挥自然的修复作用,是生态建设‘多快好省’的最佳途径。”盟农牧局局长魏雄会告诉记者,阿拉善现有天然草原2.74亿亩,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67.8%,主要为荒漠和草原化荒漠植被,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局面严重。
“过去,牧民为了短期利益,盲目扩展牲畜头数,过度放牧导致草场超载,草原生态退化严重,现在观念都转变了。”魏雄会介绍,从2002年至2010年,我盟组织实施了退牧还草一期工程,主要对草场恶化的地区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补播。同时通过建设棚圈、青贮窖、储草棚、购置加工机械、饲草料基地等畜牧业基础设施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为巩固成果,从2011年开始,我盟继续实施了第二期工程,通过每年实施400万亩左右建设任务,力争使长期严重受损的草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美丽草原是我家,生态平衡靠大家。为再现农牧区草场植被碧草青青的景色,我盟逐步建立完善了草原生态保护与奖励机制,在生态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划定区域,竖立标志牌或建立管护站,实行禁牧封育。据悉,2011年至2015年,我盟争取到每年25593.49万亩的草原补助奖励实施面积,同时争取到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户数1.95万户和年度牧草良种补贴建设任务,保障了全盟2万余户6万余农牧民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而牺牲的利益。
“沙葱这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在我们阿拉善地区很受百姓喜爱,从2001年开始我就琢磨着研究,怎样能把野生沙葱引种到地里。2006年,第一次在温棚中试种就大获成功。”日前,记者来到阿左旗华颖沙生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沙葱大棚,看到郁郁葱葱的沙葱长势喜人。合作社创始人、温棚沙葱种植带头人谢平满面笑容地说,一座棚只有6分地,一年可产沙葱8000斤,纯收入3万元。“过去守在沙子里只知道靠天放牧,草场越来越退化,收入只够温饱。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大家放下羊鞭开始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这不我们又成功地引进了沙葱种植。不仅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家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谢平感慨地说。在谢平的带动下,现在许多农牧民纷纷种起了温棚沙葱,还陆续加入了他创办的合作社。
浩瀚无垠的大漠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肉苁蓉、锁阳、沙葱这些依沙而生的纯天然的野生植物,在勇于探索、创新的阿拉善人的“驯化”下,已经成功进行人工嫁接和种植,并深加工成药用、保健和食用的佳品,成为沙漠“三宝”。治沙又致富,沙产业染绿了牧民心中的希望。如今,阿拉善的牧民已探索出一条治沙与致富双赢的路子,沙产业开发在阿拉善方兴未艾。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要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强化执法监督,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开创我盟科学发展、富民强盟、和谐幸福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盟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我盟致力于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决心坚定而有力。
“环境是生产力,生态是竞争力”“发展经济是成绩,保护环境是政绩”。正是基于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和认识,2013年,我盟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阿拉善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2017)和《全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盟行署与各旗区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并开展了大气污染源专项调查。盟环保局污染控制科工作人员马英迪向记者介绍,在大气污染防治具体工作方面,全盟共关停取缔燃煤锅炉63台,煤改气23台,1.5万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2013年全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6.73万吨、4.7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9%、3.6%;全盟4家火电厂9台机组全部实施脱硫除尘设施改造,使综合脱硫效率达到60%以上,同时,有序推进水泥行业脱硝改造和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工作;建成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两家,全年发放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24517张,强制报废机动车141辆;全年淘汰焦化、靛蓝、生铁、洗煤、化工等企业近40家。2013年,全盟累计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超过5亿元,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56天。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截至2013年底,我盟列入自治区《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已完成2个,另有2个已完成前期工作。同时,我盟继续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在已划定的6处城镇水源地保护区基础上,自2013年开始,通过收集基础资料、水源地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巴彦浩特镇新井水源地及温都尔勒图水源地等11处乡镇水源地进行了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据盟环保局污控科工作人员何立山介绍,目前,我盟已划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面积236.17平方公里;划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面积98.16平方公里。
生态友好,未来美好。放眼当今之阿拉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机盎然,魅力无限。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阿拉善各族群众正挥洒着无限的创业激情,书写着绚丽的历史篇章。本报记者徐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