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村充满文化气息的院墙。

包装芦花鸡。

田晶杰从村民家收购芦花鸡。

村民闫桂兰来到田晶杰的超市选购商品。

田晶杰和村民们在一起包豆包。

新建起的图书室为村民看书充电提供了好场所。

展示剪纸作品。

养殖户在给芦花鸡添加绿色食料。
“我们村的特产里,卖得最好的就数这个肉质紧凑、口感好的芦花鸡了,一只就能卖到100多元。”这位快言快语、步伐匆匆的巧妇是兴安盟突泉县光明村妇女主任田晶杰。
指着刚刚从村民家收来的芦花鸡,田晶杰介绍说:“我们村正在实施的‘122’富民工程,就是每家每户利用自家的庭院栽植10棵果树,树下养殖200只芦花鸡,户均可增收2万元。现在村里已有85户在养了,我们要鼓励更多村民养殖芦花鸡。村里也要力争打造成芦花鸡养殖专业村,大家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作为妇女主任,带领村里的姐妹们发家致富是田晶杰的梦想。前不久县妇联举办了剪纸培训班,田晶杰号召40多个妇女参加了培训。她高兴地说:“现在我们这些听完课的姐妹们热情都可高了,天天在家练习,剪出好作品就张罗着叫我去看看。两周的剪纸培训班不仅让村里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不少,更激发了大家对剪纸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过去一到农闲时,妇女们都猫在家里忙着打牌赌钱,哪有人学这些,要不说现在就是不一样了呢,对这个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剪得好的在集市上卖钱呢。”
“每天除了忙村上的事,还要打理好这个超市。”除了妇女主任,田晶杰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村里便民连锁超市的老板。“早以前,我们家就是个小卖部,东西也少,每天卖不上几个钱。”田晶杰说,自从她们家的小卖部“升级换代”成便民连锁超市后,店里的货物种类多了,买东西的人自然也多了。去年7月,田晶杰还在自家店里建起了‘云农场’服务站,帮助村民们通过网络宣传和销售自家种植、生产加工的农产品。
田晶杰告诉记者,“谈起村子现今整体的‘脱胎换骨’,得益于‘十个全覆盖’的实施。自从村子建成这个样,我们老百姓每天高兴的,茶余饭后说的都是‘覆盖’的事,这些都是给老百姓带来幸福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好事儿。”
道路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明亮,街道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得以提升。生活在如此优美的村庄,身为妇女主任的田晶杰责任感更加强烈。这位巧妇用勤劳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带领光明村的妇女开辟着奔小康的道路。 (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图片由突泉县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