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注重发挥农牧民的主体地位,着力打好草原文化旅游业和现代精品农牧业两张增收致富牌,让农牧民有事干、有钱挣、会经营、能致富。
走进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极具感染力的兵团大礼堂、知青招待所、邮电所、司令部,及墙体绘画、宣传标语,散发着浓郁的兵团文化,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乌盖管理区依托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业相融合。将乌力吉敖包分场农牧民闲置的住房,通过统一规划,企业整体运作,建设成“兵团文化怀旧体验区、原生态草原游牧生活体验区、艺术团体写生创作接待基地”,为游客提供优质的餐饮、住宿、娱乐服务,将发展活力不强的旧村落,打造成兵团文化浓郁、功能设施完备的原生态草原休闲度假村。一位当地的牧民告诉记者,他把自家的房屋租赁给旅游公司,租期为15年,能拿到9.1万元的租金,成为自己家庭中一项不小的收入。
同时,该管理区对兵团历史文化丰富的巴音陶海村,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用功能,逐年恢复兵团文化风貌。新建兵团特色社区、文化展示厅,举办兵团主题晚会、摄影展等文化活动,以独特新颖的风格吸引游客观光度假,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对公路沿线或旅游景区周边居住分散的生态家庭牧场,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转变生产经营理念,鼓励引导牧民在6—9月牧闲季节发展旅游业,让畜牧养殖与旅游业有效结合,做到既不耽误牧业生产,又能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科学转变。
该管理区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相结合,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对实施移民新村建设的嘎查村,结合禁牧区后续产业发展,以村集体或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整合草牧场资源,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配套建设肉牛舍饲育肥、饲草料加工、小三养等产业基础设施,以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对居住分散的农牧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棚圈、储草棚、机械库等基础设施,与“十个全覆盖”项目同步推进,统一建设标准,合理布局,累计建成标准化、科学化的生态家庭示范牧场15个,各类合作组织10个,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特约记者康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