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锡林郭勒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佃英:行走乡间47载的乡村医生
内蒙古新闻网  16-03-21 16:21 打印本页 来源: 锡林郭勒日报  
 

  他是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赤脚医生”,他坚韧而又执着,用风雨不变的坚守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肝胆独行。四十七年来他把守护全村乡老乡亲的健康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不为名不图利,抒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朴实情怀,他就是苏尼特右旗榆树村乡村医生李佃英。

  初中毕业后的李佃英看到村里人缺医少药,看病难一直困扰村里群众,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做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学医。从1969年起他先后在原新民公社中心卫生院学习了整整3年时间,之后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用他所学知识回报家乡父老。1972年他又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到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进修。但真正使他系统学习医学理论的是1975至1978年在锡盟卫校的学习生涯,这三年的学习使他的业务水平进一步的扎实,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还省吃俭用从家里拿出近万元,为卫生所添置了医疗设备,为群众服务。他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敬重,村民王金海竖起大拇指说:“李医生对卫生事业尽心尽责,他有着菩萨心肠,保佑着榆树村村民的生命健康,他吃了很多苦,是个好人呐!”

  从医40多年来,他执着坚守,扎根乡里,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哪里有病痛,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不管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出诊,从不推辞,总是随叫随到,亲力亲为,细致周到,乡亲们都亲切地把他称为村里的“120”。20年前,本村村民谭跃妻子生产,在没有任何前兆表现时突发剧痛,家人去请李佃英,他急忙前往。娩出后发现新生儿窒息,李佃英二话没立即给孩子进行人工呼吸,在他的一次次努力后孩子终于有了呼吸,一家人欣喜若狂,直夸他为救命恩人。

  在乡医李佃英老人脸上,有一个伤疤分外显眼,这个经历得从2012年冬天的一个风雪夜说起,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正要睡觉的他接到了邻村村民黄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求助电话,他立即起身拿上药箱就出发了,因为雪大,整整走了3个多小时。就这样,他的脸被严重冻伤了,但患者的病痛解除了,他感到无比欣慰。这样的经历数不胜数,他怀揣着一颗仁爱的善心,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用默默奉献守护着村民的安康。

  现已年过六旬的李佃英,还有一个打算,要努力跟上时代的要求,满足群众的需求,添置更新更多的设备,创造优良的医疗环境,为迎接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和国家公共卫生事业新一轮挑战做好充分准备。(袁喜玲)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