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头6名女子徒步重走“丝绸路”
内蒙古新闻网  16-03-22 09:2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包头6名女子徒步重走“丝绸路”

  平均年龄40岁左右,她们热爱登山与漂流。

  3月初,她们从包头出发,来到了“丝绸之路”中的巴丹吉林沙漠。她们背负25公斤的重装行囊,在沙漠里三天两夜徒步行走了65公里,直到黑水城。这三天两夜里,她们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15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内蒙古指北针女子探险队的6名队员,听她们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探险故事。

  手脚并用行走65公里

  6日一早,在经过1000公里的车程后,内蒙古首支女子探险队的队员终于从包头市到达了额济纳,开始她们在巴丹吉林沙漠三天两夜65公里的徒步征程。

  发起人燕子介绍,6名队员都是包头人。她们将起点设在了古居延海的南侧黑河的河道处。这条河流造就了居延绿洲。唐代诗人王维《出塞》诗曰:“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突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如今,白草连天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茫茫的沙海和戈壁。

  当探险队员们双脚踩在龟裂的大地上时,艰难的征程开始了。

  燕子说:“随着不断地深入沙漠,地形也开始由缓坡、矮墙变成五六米甚至七八米高的沙山了,纵深的长度也悄然从十几米变成了上百米,为节省时间,队员选择翻越,这对体力和耐力是极大的考验。因为沙山的一侧没有依托,承载能力降低,流动性增强了,队员只有以较高的频率,手脚并用才能够爬上沙山。”

  曾遭遇沙尘暴和燃料不足

  第一天的25公里路程,是在晚上7点半走完的。队员们选好露营地点时,远方的夕阳已“溜走”了一大半。

  顾不上休息,队员们便紧锣密鼓地开始搭帐篷。晚上8点10分,沙漠里变得漆黑一片,这时,有的队员还在加固帐篷,手脚快一些的队员便开始为大家准备晚餐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凌晨3点,一场大沙尘暴突然来袭……

  第二天早晨,几乎每个队员都是满身沙子,加上天气寒冷,体力更是严重透支。

  本以为调整状态后,前方的路程就会顺利很多,但燃料不足,又一次给队员们带来了“打击”。原来,因为运输原因,队员们是到当地才购买的燃料,可购买到的4罐燃料不仅燃烧性不好,分量也只有3罐半左右。无奈之下,队员们只能选择到露营地附近寻找干柴。

  “危险”的经历不曾让她们放弃

  采访中,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内蒙古指北针女子探险队成立于2014年11月,10名女性队员都是热爱登山、漂流的户外爱好者。她们中还有人多次参与过户外救援,也曾在穿越黄河中落过水,在穿越墨脱时被蚂蟥袭击过,但这些“危险”的经历都不曾让她们放弃。

  截至目前,库布齐东西线、四姑娘山长棚沟至毕棚沟、西藏墨脱和雅鲁藏布大峡谷、腾格里沙漠、秦岭、黄河漂流……都有着她们的足迹。(首席记者时婷婷)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