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首府足球在创新中突破
内蒙古新闻网  16-03-22 11:27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首府呼和浩特是振兴草原足球的“排头兵”,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全国校园足球首批布局城市。

  曾有传统学校在呼和浩特首开青少年足球先河,培养了大量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6000余名骨干已成为推动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足球运动发展的参与者、积极分子……

  2015年在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体育局、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体育局、市足协成功引入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资格,市体育局与中优集团合作共建职业足球——呼和浩特中优足球队,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元万人民币,并委托市足协管理服务。市体育局、市足协、呼和浩特体育场等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相关要求和赛程,投入愈千万元人民币,确保呼和浩特中优足球队在我市的食宿训、提供主场赛区配套硬件设施,为联赛顺利进行给予有力保障和支撑。呼和浩特主场赛区15个主场、15个预备队、1场足协杯比赛,严格遵循中国足球协会关于赛区相关专业工作程序投入了百万元人民币,携同俱乐部队,在主场赛区的竞赛、场地、安保、媒体、医疗卫生、球迷、商务、现场布置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的运营……

  2015中甲联赛,呼和浩特中优足球队主教练王波及教练团队带领球队全体内外援克服艰难困苦荣获第6名,取得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参加足球运动正赛最好成绩,获最佳人气赛区,年度优秀团队及最佳运行团队等奖项。

  30余万人走进主场,场均突破2万人,组织媒体、球迷团体远征客场或通过现代互联网传递草原声音,为呼和浩特职业足球注入激情活力,并且宣传展示草原青城文化。呼和浩特职业足球以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投入,带动旅游业、餐饮业、酒店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互动,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产生超过1.5亿元的价值体现,横贯第三产业,吸引了百万人关注……

  青少年是足球的未来,是职业足球建设的核心,我市纵览全局构建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在市体育局的指导下,市足协从内蒙古地区及国内外选拔高水平专业少年足球运动员,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少年足球队,力求在国内、国际上有所突破。呼和浩特市少年足球队在广西北海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冬训,并参加了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比赛,此举初步架构了呼和浩特市少年足球队的框架,进一步夯实本土化试训工作。

  为了在校园足球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在市体育局的指导下,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在校方重视并积极协助下,市足协在我市组织布局了十几支呼和浩特市青少年足球精英(网点基地)队,输入国内外优秀足球教练指导训练,遵循统一实施理论和训练,统一装备。自治区外专局、市外专局、市体育局积极落实“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强足”等政策,委托市足协聘请德国足球专家莱姆特·齐勒来到我市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齐勒制定“德式”统一实施大纲,面向呼市青训教练骨干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为精英网点、传统学校、海南训练营等推行青少年“德式”训练。

  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章程》和《中国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按照中国足球协会和呼市体育局的要求,市足协对我市足球运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加强完善注册、申报、培训(各级)、委派、使用和评估制度,逐级申报评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国家、中国足球协会、自治区、市有关职业足球、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规程修改说明会、足球改革、体育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专业专题会议,与国内外及兄弟省市,专家组成员进行专业交流……宣传呼和浩特及内蒙古,宣传足球运动,构建平台。

  市足协表示,在自治区体育局、市体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将以“闯”的精神做好2016年足球改革工作。市足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等,配合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积极推动足球事业产业发展,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引导各行各业参与。(记者苗欣)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