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网约车车主“前科”的双重警示
内蒙古新闻网  16-03-31 09:5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3月29日联合多部门约谈滴滴、优步、神州、易到、星星等5家网络约租车平台,通报了网约车平台管理存在的五个问题。据通报,深圳目前网络约租车驾驶员招录普遍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部分网约车驾驶员存在吸毒、精神病、违法乱纪等问题。经初步排查,深圳市网约车驾驶员中发现有吸毒前科人员1425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

  这样的排查结果,初看起来令人吃惊。虽然1425名吸毒前科人员与166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两者很可能存在着交集,数量并没有这么大,但对应到具体的乘客身上,他们很可能都意味着安全的隐患。如果站在单个乘客的角度,他们显然都不希望自己遇到任何有吸毒前科或犯罪前科的司机,更不用说,其中还有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评价,对网络约租车驾驶员情况进行排查,并发现其中的问题,确实存在着某种必要性。

  不过,对于“前科司机”现象仍不宜放大与拔高,更不宜上纲上线来解读。不错,动辄上千很可能有着前科的网约车司机,确实令人忧虑,但整个深圳的网约车总数却在几十万台,如此来比较,这些“前科司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从另一个层面来观察,作为正在发展的新生事物,网约车中出现一些不规范、不和谐现象,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社会规律使然。

  真正应该重视的,是此种监管的漏失为什么会出现?首先这当然是网约车运营平台的监管之失。必须承认,尽管因为快捷实惠,网约车行业蓬勃发展,但整体上仍处于某种粗放状态之中,因为粗放,所以难免就会出现种种瑕疵。但倘若深入观察就会发现,最大的缘由仍然在于此种监管是单一的。换言之,倘若公安部门的相关数据库能和网约车平台相连,那么在对网约车司机的选择上,平台方此种把关不严的结果,当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消弭。

  这是不难得出的结论:如果说,深圳公安部门对“前科司机”的排查结果是某种提醒,那么它再次证明的不过是,对网约车需要深度规范,而不是一个简单地禁止了事。毕竟,网约车是蓬勃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即便是“前科司机”,他们在重新走上社会之后,也需要谋生,而不能对他们关上就业的大门。如何在社会发展趋势、乘客安全、网约车司机就业权的保证间达到平衡,仅仅依靠网约车运营平台是不够的,这是一个更大的管理话题。

  出租车市场的改革该怎样深化?有一个方向应当是笃定无误的,那就是让出租车的运营遵从常识,让出租车运营拥有更多的市场属性,并尊重乘客快捷安全方便出行的需求,对网约车的管理,也应当包含在这个大范畴里。

  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私家车可否加入网约车、提供营运服务,相关的管理文件中将做出规范。我们期待这样的规范尽快出台,既去除乘客对“前科司机”的担忧,也保证每个人的正当就业权。(王聃)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气象科普进校园
录制前的准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