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进一步构建‘无断层对接,全方位延伸,常态化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新格局。”这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潘永如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出的庄严承诺。
作为赤峰市第一人口大县,宁城县人民法院面对诸多的矛盾纠纷,积极启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把巡回法庭开进田野山村,通过以案说法、现场通报的方式,给老百姓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3月25日早,宁城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国玉带领巡回法庭全体干警前往该县的黑里河镇西泉村。经过半小时的庭前准备, 18户村民与村委会的农业设施建设合同纠纷案准时开庭。
据陈国玉介绍,宁城县法院这次与以往巡回办案不同,开庭结束后,就地举行通报会,对案件进行解读释明,并向当地群众宣传介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关情况,引导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可选择多种渠道解决。“‘打官司’不是唯一解决纷争的方式,也不一定是首选方式。”陈国玉说,村民如遇纠纷,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就近解决,既节约诉讼成本,又简便快捷。
庭审持续了整整1个小时,巡回法庭审判长胡海亮凭借丰富的审判经验和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顺利完成了本案的焦点整理及原告、被告双方的举证、质证和辩论等各个审判环节。经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同意庭外调解。
庭审结束后,法庭立即变成了通报会现场。通报会邀请县政法委、司法局,镇司法所负责同志及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宁城县法院和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当地村民详细介绍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情况、启动方式、工作流程等。
“法院组织这么大的阵容来到偏远的农村,面对面向我们介绍法律政策,解答问题和疑虑,让我们很感动!法院的巡回审判和法律宣传工作越来越到位,这在过去真是不敢想的事,真心地谢谢你们!”65岁的村民陈廷阁老人激动地说, “这种以案说法的宣传形式非常好,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普法活动,村民们都很愿意参加。”
今年1月,因我市各级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成效显著,自治区综治办与自治区高院联合在元宝山区召开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全区各级法院要充分借助巡回办案的便利,深入农村牧区、厂矿企业、社区、学校等地,通过召开案情通报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司法宣传。目前,我市各级法院积极行动,通过近距离、面对面、接地气的司法宣传方式,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更加理解支持法院工作,为人民法院公正执法办案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记者蔡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