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扫黄打非”是一场人民战争
内蒙古新闻网  16-04-13 08:5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记者日前从全区各盟市“扫黄打非”办主任暨部分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全区“扫黄打非”工作要在强化各级党委(党组)领导力的基础上,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强化“扫黄打非”进基层。(4月11日《北方新报》

  自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写入报告,将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各地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扫黄打非”风暴。然而,由于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文化贫瘠,加之文化市场监管力量不足,涉“黄”涉“非”现象依然大量存在。自治区强化“扫黄打非”进基层,目的也正在于此。

  “扫黄打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单靠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显然是杯水车薪,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尤其是强化“扫黄打非”进基层,更要充分发挥民众力量。涉“黄”涉“非”现象往往隐藏在背街小巷、居民院落等处,或许能躲过执法人员的监管,但却逃不过老百姓的眼睛。如果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就能获得更多的线索,弥补有关部门监管力量的不足。

  据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自治区“扫黄打非”相关成员单位今年将开发更多渠道创新监管手段,向社会吸纳大量监督监管人员,充实社会监督力量。窃以为,发挥民众力量,还可以采用举报奖励等措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形成一个人人都是监督员的良好氛围,打一场人民战争,这样“扫黄打非”才会更加行之有效。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广场舞跳进文化馆
把停车位还给你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