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生态富民产业。松山区立足“三大支点”,全力撬动“美丽经济”,努力把农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美丽风景线变成美丽产业带、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多轮驱动,全力冲刺美丽乡村目标。计划投资7000万元对全区村庄实施绿化美化,绿化总面积7000亩,栽植苗木100万株,打造生态景观型村庄430个、生态经济型村庄138个、生态防护型村庄62个;计划投资1.421亿元,进一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垃圾转运站、垃圾池,配置垃圾箱,清理违章建筑、柴草、粪堆、垃圾杂物,同时在街巷硬化基础上,对主要路段、建筑物立面实行硬化、美化、绿化;采取PPP模式运作,对923个村庄实施街巷硬化工程,总里程达2154.3公里,总造价5.0882亿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全面启动农村土房土墙改造工程,涉及土房24436户、土墙257万延长米。
多措并举,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进度。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抓紧完成《松山区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打造一批特色乡村和农业观光园区,其中夏家店乡三家村目前已建成以大枣为主的经济林2500亩,在果实成熟季节,日接待游客200人以上;当铺地满族乡当铺地村、新井村、大兴隆庄村目前已建成休闲观光生态采摘园3处、17700余亩。招商引资,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投资2000万元建设大夫营子皇家漫甸旅客中心项目,运营后日最大客容量可达400人左右;计划投资6.32亿元,整合包装三座店水库、夏家店古城遗址项目,打造融旅游休闲、考古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与北京欢乐谷投资公司合作,计划投资5亿元,将老府镇乌梁苏景区开发为国家4A级景区。
多管齐下,描绘生态富民秀美蓝图。全面启动环中心城区30公里生态经济圈建设,完成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全力实施1.76万亩重点区域绿化、4万亩沙源治理、1.5万亩经济林建设,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经济林,建设园林花卉基地,打造大地景观。围绕生态农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档次,到2020年,全区设施农业将达50万亩,蔬菜产量突破150万吨。此外,在林场、集体林中发展以木本粮油、干鲜果品、木本药材和香辛料为主的特色小品种经济林,培植林下养殖、林果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园林花卉、林木育苗等特色种植业,到“十三五”期末,将发展经济林35万亩、园区60个、苗木和花卉生产基地7万亩,年出圃苗木、花卉3000万株。(记者杨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