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肉菜涨价农民得利几何?
内蒙古新闻网  16-04-16 11:0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近期,部分肉菜价格上涨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过,一个有些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较之以往,很多消费者对这一轮涨价并没有十分在意。这样的民意反应,看似反常,实则有理性成分。

  因为,这一轮肉菜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拿猪肉来说,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所讲的,“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换句话讲,前期猪肉价格相对较低,现在是报复性反弹。

  经历过市场经济洗礼的人们,对于市场价格的波动逐渐习以为常,有什么理由不接受肉菜价格变动呢?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仅懂市场,而且有情怀。这些年,虽然农业农村发展很快,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人其实愿意通过农产品的溢价,让农民得到更多收入,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小康。从情感上讲,相对于其他商品尤其是房地产的涨价,人们更倾向于农产品适当涨价,让农民得好处。

  但是,这一轮肉菜涨价的红利,最终会流到农民口袋里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答案两个字:很难。在农产品供应领域,一直有“种菜的比不上卖菜的,卖菜的比不上批菜的”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在农产品的供应链条上,生产环节处于U型的底端,附加值最低、风险最大。所以大家会看到,虽然农业最重要,但鲜有人靠种菜或养猪大富。

  问题的关键正在这里。面对肉菜价格高位运行,人们越来越坦然接受,甚至愿意让肉菜价飞一会儿,以便种菜养猪的农民得到一些涨价红利。这体现了一种情怀,体现了公众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但问题是,只有很小一部分涨价收益能流入农民口袋里。

  而且这种涨价还会给农民带来“次生灾害”。从过去经验看,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资也往往跟进涨价。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跌,可农资价格却是只涨不跌,涨上去就很难跌回来。农产品涨价之后,往往迎来市场的新一轮追捧,农户增加投入、扩大生产,最终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暴跌。对市场摸不准的农民,好不容易在“牛市”赚两个钱,一不小心又陷入“熊市”里。这也是市场一直讲的,“跌,农民苦;涨,农民苦”。

  从市场出发,其实很多人接受肉菜价飞一会儿;从情怀出发,其实很多人愿意肉菜价飞一会儿。但遗憾在于,涨价收益并没有落到农民口袋里,既不合真正的市场规律,又辜负了市民的情怀。(乔杉)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广场舞跳进文化馆
把停车位还给你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