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职称的小船说翻就翻?
内蒙古新闻网  16-04-16 15:19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职称: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这是词典里的一项解释。现实中,职称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具体意义——很多时候,职称是一项头衔,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荣誉和尊严;职称通常与利益挂钩,什么样的职称往往意味你拿一份什么样的工资;对很多新兴行业的工作者来说,职称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凭实际工作能力吃饭已成为较普遍的新职场法则。评职称的初衷,是建立一系列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标准,但是显然,旧有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求,亟须从官本位向人才本位转变。

  @景维隆:门诊部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医生,医术水平也是杠杠的。我一次去看病,发现老医生正戴着老花镜,查阅大部头的资料书,再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敲进电脑。一了解,写论文。干啥?评职称!老医生医术再高,也逃不过职称这把“菜刀”!毕竟在医院,没有一定级别的职称,医术再好,口碑再佳,很难让病人完全信任你。职称越多,别人反而越信任你,一连串的头衔和职称,都会让人觉得这个医生肯定很棒。

  @赢博:小时父亲家里穷,姊妹多,父亲承担起养家责任,初中毕业就放弃读书了。父亲钻研电线技术,但苦于学历低,难以评上更高的职称,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去参加学历考试既不实际又折磨人。虽然父亲没啥职称,但技术水平和口碑都没话说。其实,我们需要职称评定来选拔人才,但也需要父亲这样的专业素质过硬但学历低的人才,这才是人才选拔的多样化。

  @守拙:就教师职称评定而言,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一个“筐”。“筐”里装着教师的年龄、学历、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普通话水平、师德、出勤情况、讲课获奖证书……这个“筐”里的东西太多了:教师为了发表教学论文,花高价钱购买某些期刊的版面;职称评定竟成了有的职称评审部门的主要创收项目。今天的职称评定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弊端,就是“筐”子里的东西太多了。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广场舞跳进文化馆
把停车位还给你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