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和县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顺应“一带一路”、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和加强区域合作的新形势,不断深化与乌大张周边县市在文化、经贸、产业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按照全市做活“三篇文章”“把经济尽快搞上去”的要求,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立了多领域多层面的区域合作交流工作机制。该县成立了区域合作领导小组和五个招商小分队,在推进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的同时,长期联络乌大张周边旗县和呼包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强多领域多层面的区域合作;实行招商区域负责制,建立统筹协调的区域合作工作机制、重大项目研究决策机制、项目跟踪服务机制、项目定期汇报机制、签约项目落地督查机制和经费保障奖励机制,每年安排招商引资专项经费100万元,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及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加大区域合作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融资、项目、税收、征地、运输、水电等各方面互为优惠,为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更加宽松、稳定的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推进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交流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开展劳务、信息、文化区域合作。该县充分利用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并借助北京延庆县对口帮扶平台,积极开展以劳务输出、文教交流、信息协作和体育文化为主的交流合作。2015年,兴和县就业部门通过建设劳务协作基地,采取订单培训和定向输出人才的方式,鼓励当地剩余劳动力向北京地区、乌大张周边地区转移,累计向北京周边地区输出劳务人员5000多人次。并与周边区县市相互成立了帮扶协作和信息合作机构,及时通报两地招商引资情况,推荐适合对方的项目、客商考察,加强信息交流合作。
不断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合作项目开发。借助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在兴和县建设冷凉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契机,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至8万多亩,有效保障了北京地区及乌大张周边县市的蔬菜供应。
不断加强区域发展规划对接交流。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强与乌大张长城“金三角”邻近县区市相关部门进行联络沟通,积极与希森集团、延庆绿富隆等公司联系,开辟农业市场开发渠道,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积极引进马铃薯深加工、新能源企业、光大集团和北京德利迅达公司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等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地兴和,不断推进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旅游产业开发交流合作。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北京延庆县共同研究开发苏木山森林公园、涝利海、察尔湖、佑安寺等旅游项目和线路。同时学习借鉴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周边县市成熟的乡村民俗旅游建设管理经验,对旅游资源进行捆绑宣传营销,在周边县市重点景区宣传推荐兴和县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把农村自然风光、田园景观、农业经营、农耕文化等资源与当地名胜古迹、自然风光融合起来。
不断加强区域合作舆论宣传工作。2015年,兴和县印发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宣传手册6000多册,分发到各乡镇、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同时在新城区建立了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大型宣传栏,为全面创建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讯员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