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多给老年人搭建交流平台
 

  如今,入学难的问题,不单单是孩子们的事情,也是很多老年人的烦恼。比如我区的老年大学,就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现象。据报道,2014年山东老年大学报名被挤爆,不少人甚至排队将近20几个小时,

  年轻人有年轻人无处安放的青春,老年人有老年人需要排解的寂寞。事实上,很多老年人退休了以后,离开了工作岗位,拥有了大把的时间,但因为离开平时的交流圈,再加上子女们都忙于工作,难免会感到孤独、空虚,无所事事。老年大学的出现,不仅让他们能够学习一些年轻时无暇兼顾的兴趣爱好,还能遇到大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彼此能够交流心得。老年人去上大学,未必就是想学一些什么,而是因为在老年大学里,他们能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的圈子,能够很好地补充他们因为退休、子女不在而产生的孤独和空虚。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老年大学的“僧多粥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老年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的供需脱节。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在这种背景下,让老年人有地方排解孤独和寂寞,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能够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甚至于让这些平台走进社区、走进家门,从而大大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那他们可能就用不着专门去老年大学了,那么老年大学“僧多粥少”的局面也会逐步减少。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结果,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政策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鼓励市场力量的进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但有利于化解老年大学“僧多粥少”的难题,一定程度上也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遇,何乐而不为?(李振南)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低碳骑行
草根足球 享受快乐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