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连建宇:让磁共振更贴近中国百姓
 

  “我之所以来到包头,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稀土,而这种资源是永磁磁共振不可或缺的材料,用中国的东西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片热土上实现着我科技报国的理想……”每每谈起自己来到草原钢城的经历,全国政协委员、归国华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包头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连建宇总会如是说。

  20年前,连建宇留美求学,成长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磁共振成像专家;20年后,他举家回国,技术资源齐发力破解中国医疗设备发展难题……

  一颗炙热的赤子报国之心

  1978年,16岁的连建宇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了几年的他在出国留学的热潮中“稀里糊涂地出了国”。在美国工作学习的期间,连建宇独创了磁共振成像领域多项关键技术,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磁共振成像专家之一。

  尽管在美国事业有成,生活也稳定安逸,但在1997年,连建宇却毅然辞去了收入不错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利用中国自己的资源,发展中国自己的核磁共振技术。在很多发达国家,稀土永磁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国作为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如何利用这个优势是一直萦绕在连建宇脑海里的一个问题。

  就在同年,连建宇同一批志同道合的留美博士组建了美国博维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伊始,就确定了立足中国市场开发实用、新型设备的发展目标,开展永磁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的开发研究。2003年底,美国博维技术有限公司与河北新奥集团合资成立了新奥博为技术有限公司,并聘请连建宇担任公司医疗仪器事业部总经理。面对沉甸甸的聘书,连建宇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被瞬间点燃,他毅然动员在美国公司担任高管的妻子,举家回到祖国,真正开始了他发展中国核磁共振事业,实现科技报国的梦想。

  梦想在“稀土之都”成为现实

  研制出世界一流的永磁磁共振产品,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距离梦想又靠近了一步,但距离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在连建宇看来,他的目标是实现永磁磁共振设备的推广和普及。

  2010年4月,在包头市委、市政府和包钢集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新奥集团签署协议,携手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永磁磁共振生产基地——包头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连建宇受邀出任公司总经理。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国。基于这一资源优势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的永磁磁共振设备,正是连建宇一直以来所秉承的“基于资源发展技术”理念的延伸。而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被誉为“稀土之都”的包头市。连建宇坦言,正是包头市丰富的稀土资源把他吸引过来,在这里实现自己科技报国的理想。

  由于磁性材料占整个永磁磁共振设备成本的60%,借助包头市丰富的稀土资源可以大大降低磁共振设备的生产成本。这样一来,单台永磁磁共振设备的价格仅为超导磁共振设备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维护费用很低,非常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推广。

  想让磁共振设备在中国普及

  2011年,公司投产第一年,装机17台;2012年装机22台;2013年装机44台;2014年装机46台;2015装机41台……数字在变,中国乃至世界更多的地方正在或者将要使用稀宝博为的产品,但在连建宇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稀宝博为的产品能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让民众不必远行,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周到便宜医疗服务才是他的梦想。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连建宇在产品开发上更加注重产品的普及,针对不同的用户开发出不同的稀土永磁磁共振产品,并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磁体用量,努力降低设备售价。

  在第26届国际医疗食品设备展览会上,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成功入围第二届中国医疗设备行业“金人奖”,并荣膺“2013年度中国医疗设备技术创新奖”。稀宝博的获奖,代表着稀宝博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医疗设备企业,其技术创新实力已达到与国际知名品牌比肩的水平。连建宇正逐步实现着自己的那个利用中国自己的资源,逐步改善中国人医疗环境的目标。 在包头市这个“稀土之都”,连建宇尽情施展着他的才华,释放着他的情怀,书写着他科技报国的华美篇章……(记者 白丹)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包头市五人制足球...
刺绣人生
内蒙古大型科研仪...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乌兰察布机场实现通航
草根足球 享受快乐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