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十个全覆盖 > 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让百姓越活越美了
内蒙古新闻网  16-04-27 10:40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崔鲜梅,东河区沙尔沁镇沙一村村民。今年78岁,个头不高,一看就是个精巴老太太,收拾的干净利索。“别看我岁数大了,‘十个全覆盖’我也说得上来,铺上了洋灰路,住上了敞亮房,几十来个频道想哪个看哪个……展油活水的日子还在后头了!”

  同样干净整洁的是她家的小院子,漆得红彤彤的院门,粉刷一新的院墙,玻璃擦得都能当镜子使。

  以前,有的地儿地势低凹,赶上下雨积水都排不出去,居民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油路铺成黑圪蛋,村里变成新圪蛋。晴天脚不沾土,雨天还能出来转转,有广场、有锻炼的地方,这不就和城里人一样了么?

  隔壁的张二旦,半辈子是个光棍汉,锅锅上炕人上炕,一直就在那邋遢五烂的土房子里钻的了。区里的干部下来后,又是申请政府补贴,又是帮着翻建整修。如今,村里新房盖下一道滩,一家一户正往进搬的唻。栽下梧桐凤凰来,这就可以娶回个“老板板”了。

  好事还不止这些个。住上新房还不算,政府还惦记着咱吃水难。吃水是个大事情,沙尔沁镇的沟渠不畅,需要清理整治;黑麻板村20多户村民不通自来水,需要铺设一条输水管。下乡驻村干部了解到百姓的诉求后立刻在村镇进行现场办公,踏踏实实化解村民们的一个个诉求。

  上水方便了,下水也要有个去处。“以前下水不便,洗衣服水得提到院外去倒。现在村里给新增了渗水井,足不出户,污水直接就流走了”。忙碌的崔鲜梅一家亲眼见证了“十个全覆盖”给农村带来的好处。

  除了上下水方便,村民们满意的还有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以前我们就能收看两三个台的节目,天一抹黑,没啥好频道,就早早休息了,日子过得单调而枯燥。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我们安装了户户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打开电视,好几十个频道的节目,想看哪个看哪个,和城里人一样!”村民们兴奋地说。

  “从前,买个日用品很不方便,村里就只有这一家小卖部,村东头跑到村西头,从头到脚满身灰不说,有时候要买的还没货。”一旁50多岁的刘大姐告诉我们现在买啥都方便。

  “文体活动那就更谈不上了!只在电视里见过。”村民苗金柱告诉我们。而现在村里建成器具齐全的文体活动场所,农闲时,村民再也不用在家聊天、看电视、打牌、打麻将了。特约记者杨恩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包头市五人制足球...
刺绣人生
内蒙古大型科研仪...
出入扫一扫 实名...
别把文明弄丢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乌兰察布机场实现通航
草根足球 享受快乐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