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孝子固然不该受到批评,但只在朋友圈里做孝子是远远不够的。爱妈妈,就大胆地说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是母亲节,朋友圈被各种“祝福母亲”“我爱妈妈”刷屏。对于在网上刷屏对妈妈表达爱的行为,有网友支持也有人质疑。有的人将其看成一场秀,有的人则点赞称“跟父母表白不该被嘲笑”。网友笑称,这年头,“最孝顺”的都在朋友圈里。
母亲节在朋友圈开启“刷屏”模式,人人争相在网上向母亲表达爱心,这场景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有人调侃说,“今天好像见家长一样,在朋友圈里把很多人的老妈都见了一遍”。也有人吐槽,“朋友圈里孝子一大堆,可惜很大一部分妈妈不会上网,也不用朋友圈,还不如打个电话回家实际点。”但在笔者看来,一味地嘲讽“朋友圈里的孝顺”,从中获取一种道德优越感,这一逻辑本身经不起推敲。
一方面,互联网和朋友圈早已占据我们的生活,别说母亲节这样的“大事”,吃个饭、化个妆、买个包都要自拍晒一晒简直已是圈里的标配。母亲节“晒妈”又有何不可?这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反倒是为了不晒而不晒更觉得刻意。因此,不必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特性,而先入为主地矮化在朋友圈上“晒妈”的行为。
另一方面,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一向非常内敛,这是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所决定的。很多人之所以要在网上向妈妈表达感恩之情,主要是因为面对面说不出口,甚至产生“尴尬”“肉麻”的感觉。这不是不爱母亲,而是因为不习惯在公开场合、现实生活中表达的习惯所致。况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在母亲节当天和妈妈团聚,通过网络说出自己的心声,完全可以理解。
恐怕真正遭人反感的是平时对母亲不怎么样,或者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重视这个节日,而只是为了“应节”或者跟风,专门秀给朋友来刷存在感的人。与其说这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不如说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孝心”的个人形象。网上一个样,现实中另外一个样,这样的“表演型人格”才真正值得警惕。比如有网友吐槽,“看到了朋友圈屏蔽父母的人发了母亲节快乐,原来你这么有‘孝心’。”归根结底,是不是孝子、对母亲是否是“真爱”,主要还是看行动,跟朋友圈里发不发“母亲节快乐”并没有太大关联。诚然,很多母亲也会上网,在网上看到了子女的祝福也会高兴,但这份幸福感可能远远不如给母亲打个电话让她听听声音、关掉手机带母亲出门玩玩、亲手为母亲做一顿饭,或者送出一份心意满满的礼物更加受用。朋友圈里的孝子固然不该受到批评,但只在朋友圈里做孝子是远远不够的。爱妈妈,就大胆地说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动动手指发朋友圈,永远也无法让母亲体会到自己的用心。
眼下,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让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有流于表面的趋势。不止是母亲节晒妈,最恩爱的夫妻、最乖巧的孩子、最舒适的生活、最漂亮的风景,越来越多看起来美好的事物,都实则是个人精心营造的“公关形象”而展示在朋友圈里供认识的不认识的欣赏、羡慕。须知,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社交网络永远不可能完全替代真正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传递、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社交网络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切忌成为生活的全部。不要只做朋友圈里的孝子,更不可“活在朋友圈”里,模糊了谁是主谁是次,谁是真谁是幻。(张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