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新——赤峰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内蒙古新闻网  16-05-12 11:46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富民强市。

  赤峰市委、政府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带领全市人民走创新发展之路,使创新发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

  作为农牧业大市,赤峰如何发展才能真正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市委、政府立足我市实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提出“3661”工程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全市土地流转率、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均达60%,新增人工种植优质紫花苜蓿100万亩、新增设施农业1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经济林10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亿斤以上,优质肉牛、肉羊出栏1000万头只、优质生猪出栏1000万口。

  毫无疑问,“3661”工程是创新工程。其意义在于由过去重“粮、肉、菜、草、乳”的数量型农牧业向以“转方式、调结构、强科技、增绿色、补短板”为主要内容的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更加突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突出“南菜北草、优粮优畜”的转型方向和产业布局,坚定不移走“以水定粮、以草定畜、稳粮增肉、稳羊增牛”的节本增效、生态环保型农牧业路子,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创新型农牧业路子,走“蒙优名特、反季供给”的特色农牧业路子。

  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为主要内容的“3661”工程既是创新工程,又是民心工程。工程对接民生冷暖,农牧民群众拍手叫好,各地积极为“3661”工程作贡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

  农牧业创新发展高歌猛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创新亦见开门红。今年4月,我市第一例市政路桥PPP项目即红山区市政路桥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这标志着作为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方式——PPP项目实施模式已经走进赤峰。该项目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有效破解了6.8亿元建设投资难题,使得铁南一期与二期支线路网、铁南大街城南西路至城南立交桥东330米段以及火花路大桥三部分组成的市政路桥工程顺利开工,为铁南棚户区改造增添了新的动力。铁南棚户区改造是李克强总理牵挂的民生工程,也是市和红山区全力推进的重点项目。我市抓住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契机,创新尝试PPP模式破解难题。由红山区政府和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的赤峰市京红市政路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由于有了中国500强企业之一的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该项目成功落地,从而开启了我市市政项目建设创新的先河。好戏连台,赤峰市三座店水利枢纽中心城区引供水PPP项目于5月初奠基。该项目由我市三座店供水公司与北控水务集团共同实施,工程以三座店水库为水源,通过建设净水厂、输水管路和配水计量站,向赤峰中心城区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由于工程竣工后每年向中心城区供水量可观,该项目先后被列为自治区第一批PPP重点项目和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 

  项目建成后,可极大改善中心城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紧张状况,大幅减少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开采。

  目前,全市筛选拟实施PPP项目81个,总投资额1222.18亿元。其中,市本级确定重点推进项目27个,投资额896.72亿元;旗县区拟实施项目54个,投资额325.47亿元。这些项目中,纳入国家财政部示范项目2个,纳入自治区推介项目7个。截至目前,已有2个项目落地实施;5个项目落实了社会资本合作方,即将投入开工建设;6个项目进入采购程序。

  一次次顺从民意的创新发展之举,一个个百姓雀跃的巨大效应。创新正带给全市人民前所未有的期许,继续为这个“助推器”加注燃料,使富民强市步伐加快、再加快,是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

  毕竟,创新不停歇,探索无止境。(记者邵涌河)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优让恒大熄火83...
我参与 我快乐
世界防治肥胖日
翰墨清风
比拼广场舞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中优让恒大熄火83分钟
防灾减灾记心间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