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开会时:请问你对投资黄金、石油有没有兴趣?正在开车时:您在××小区的房子要卖吗?晚上回到家时:您有炒股或理财金融产品吗?甚至,大半夜一个电话进来,传来的却是推销某保健品的声音……
如今,各种骚扰电话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管你在做什么,都会无孔不入地侵入你的生活。骚扰电话似乎成了每个现代人都难以摆脱的困扰。那么,骚扰电话的根源在何处?根本原因还是信息安全制度的缺失,尤其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力,导致了各种骚扰电话满天飞。所以,要想斩断骚扰电话的侵袭,还需要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入手,多管齐下,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首先,需要相关部门把好管理关。近年来,为遏制骚扰电话,多个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治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尤其是加大对贩卖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罚就显得尤为必要。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补齐监管和法律层面的短板,才不会给骚扰电话留下滋生的土壤。
其次,需要运营商把好技术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运营商应该增加主动防御措施,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主动地对各种骚扰和诈骗情形进行技术防御。事实上,如果提供通讯服务的运营商做不到这一点,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失职。
当然,公众也需要把好意识关。要知道,随意在网站登记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手丢弃快递单,不经意的一个举动都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杜绝防不胜防的个人信息泄露,自我保护是前提,唯有提高自身的安全和警觉意识,才能避免踏入涉嫌诈骗类电话的陷阱。
面对层出不穷的骚扰电话,必须得好好管管了,用法律的武器、技术的力量,斩断骚扰电话背后的非法利益链,还人们一个绿色的通信空间。(安华祎)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23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