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海市龙游湾湿地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
内蒙古新闻网  16-05-23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近日,乌海市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监测时,观察到多只遗鸥觅食、栖息的场景,这对乌海市可能成为遗鸥繁殖地具有重要意义。

        遗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遗鸥因在鸥类水鸟家族中最后被发现而得名,意为“遗落之鸥”。成年的遗鸥整个头部的羽毛由深棕褐色过渡至黑色,与白色颈部相衔接,眼的上下方及后缘具有显著的白斑,背部呈淡灰色,腰和尾上覆羽和尾羽则是纯白色。在国际上,遗鸥是为数甚少的几个同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特种公约》的鸟种之一。

        有关资料显示,遗鸥对栖息、繁育的条件要求较高,只能在荒漠、半荒漠条件下湖泊的湖心岛繁育后代,在较湿润的地区则难以获得足够的地表热量和干燥度。此次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发现遗鸥身影,表明我市可能成为其繁殖基地。(蔺丽华)

 遗鸥的命名

     1931年,时任瑞典自然博物馆馆长的动物学家隆伯格(Ejnar Lonnberg)撰文记述了在额济纳旗采集到的一些鸟类标本,对于遗鸥,他只提到是黑鸥(地中海鸥)(有说是棕头鸥)的一个东方地理种群,同年又撰文将此问题说明,意为“遗落之鸥”,遗鸥从此开始被科学界认知。

  在随后的几十年内,国际鸟类学界对遗鸥的身世众说纷纭,主要观点认为遗鸥是另一种在亚洲腹地繁殖的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的一个色型或是渔鸥(Larus ichthyaetus)与棕头鸥杂交的产物。1971年,苏联鸟类学家Auezov在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湖(Alakol Lake)发现了遗鸥的一个小规模独立繁殖群,随后他对遗鸥与棕头鸥的生殖隔离进行了记录,使遗鸥以独立的物种面对世人。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二人台教育基...
精美的骨雕会说话
现场解疑
也当一回消防战士
科技列车驶进内蒙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牧民在家中接受免费体检
草原珍珠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