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民生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提升了民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1—4月份,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达到2.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4%,同比增长17.1%。
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实训,不断创新就业创业模式。1—4月份,征集就业岗位657个,新增就业321人;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12期805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向上争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扶持,将创业担保贷款规模扩大到1500万元。继续完善天利商城、民族文化创业园和跨境电商孵化园等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通过减免房租、税收等方式,引导创业者入园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通过企业招聘、人才派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形式,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大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行政事业单位调资政策,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640元/月,扩大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范围,促进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市场经营环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个体工商户增加经营性收入。推动企业与农牧民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党员中心户“3+1”服务体系,带动农牧民生产经营收入的增加。基本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赋予农牧民更多的财产收益权,并按时足额发放了购房补贴、涉农涉牧政策资金等,确保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落实到真金白银上。第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17元,增长8.1%。
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至1957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达到735元/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48万元和27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640元,将“三无”人员、五保对象分散与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1600元/月、2000元/月,主要民生指标继续保持区盟前列。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精准帮扶工作,28户8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海南三亚—二连浩特—蒙古国中央省“两国三地”国际养老模式落地实施,已组织2批54人次老年人外出养老度假。
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把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已累计投资1.68亿元,着力打造了赛乌素嘎查升级改造和农牧户房屋整体升级改造两个示范工程,各项工程任务已基本完成。今年投资3500万元,重点是查遗补漏、提档升级、完善管理、打造亮点,确保让广大农牧民普遍受益。积极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年内将培育标准化家庭牧场示范户10户、自治区级农牧业龙头企业2家。引导农牧民发展绿色种植业,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开展蔬菜无公害产地标志认证,打造赛乌素绿色无公害的蔬菜品牌,全力促进农牧民创收。(通讯员:马东生 白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