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赤峰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了解到,赤峰市加强组织网络建设,为实现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服务创造条件,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文化成果。
赤峰市要求各级文化组织必须下沉到乡镇苏木和嘎查村。市民族歌舞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书画院要发挥龙头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条件,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市旗两级专业文艺团体要坚持常年惠民演出服务,每个团体每年下乡演出不得低于100场。市群艺馆、旗县区文化馆要深入社区、企业、部队,发现和培养骨干文化人才,培养群众文化的组织者和台柱子,培养一批文艺社团,真正实现群众文化的群众化。
赤峰市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嘎查村文化室和农村文化大院,带头繁荣农村文化。举办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主要目的是引导乡镇的文化站长,学会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作用。今年,村级文化室的重点是组织发展各类小型剧团、歌舞团、曲艺团。根据城市和农村牧区文化惠民服务的实际需要,为支持专业文艺团体的建设,推动民间业余文艺团体的发展。市政府决定出台政府购买文艺惠民演出的支持措施,对引进的文艺演出项目和本市各类演艺团体惠民演出按标准予以场次补贴,变过去的单纯投资为购买服务。这一改革举措,对文艺团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专业文艺团体适应新形势,带头作出响应,及早安排部署。
赤峰市图书馆系统推广总分馆体系建设,在学校、社区、乡村等地建立分馆,扩大阅读群体。利用和开发现代传媒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制作“赤峰记忆”真人图书馆。今年继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高阅读覆盖面。举办全市草原书屋读书征文大赛,提高草原书屋利用率。博物馆系统不断提升展陈水平,创新服务内容,拓展研究领域,提升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好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市加强电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电影院(城)实行目标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城镇电影产业运营体系。同时加强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管理,确保完成“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放映任务。(记者李富)